买了一辆长安的车就很丢人吗?提车长安UNI-V那天,亲戚一句“咋不买个合资车,长安总觉得差点意思”,直接给我整沉默了。后来开了大半年才反应过来:到底是车差点意思,还是有些人的“面子执念”没跟上趟? 先抛组硬核数据打脸偏见:2024年长安全年卖了268.3万辆车,连续五年正增长,创下近七年新高。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有7000多人选择长安,比很多合资品牌全年销量都高。其中新能源卖了73.4万辆,同比暴涨52.8%,海外更是卖了53.6万辆,把车开到了全球市场。要是车真不行,能有这么多人“用脚投票”? 再说技术,长安早不是当年的“组装厂”了。花大力气搞出的新蓝鲸动力,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4.28%,实验室里更是冲到47.03%。我那车就是蓝鲸智电iDD版本,可插混可增程,市区用电每公里不到一毛钱,跑长途综合续航能到1160公里,根本没里程焦虑。朋友开合资SUV的,每次聊到油耗都羡慕我这“吃得少跑得远”的本事。 更别说它的“军工基因”有多扎实。从清朝金陵制造局造枪炮起家,到抗战时期迁渝造武器,再到如今的汽车巨头,这百年底蕴可不是随便贴个标能比的。我查过中保研碰撞测试,长安CS75 PLUS的车身用了大量高强度钢,关键部位强度堪比货车,6个安全气囊是标配,这安全感比所谓的“合资光环”实在多了。 身边真实车主的体验更有说服力。邻居大叔开长安凯程跑物流,8万公里发动机没出过毛病,保养一次才300多块;同事的深蓝SL03,29个月就陪他跑了4万公里,充电半小时能补满大半电量,冬天也没掉链子。当然长安不是完美的,有车主说低速偶尔顿挫,车机偶尔卡顿,但这些小瑕疵,比起同价位多出的L2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真心不值一提。 现在再看那些“长安丢人”的论调,本质是把“品牌溢价”当“品质标准”。要知道,长安的ESP来自博世,传感器用大陆的,核心零部件全是国际一线供应商配套,花10多万能买到合资20万才有的配置,这叫会过日子,不叫“将就”。 这两年看着长安海外销量涨了近五成,看着深蓝、阿维塔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突然就想通了:买车从来不是买面子,而是买发动机的可靠、配置的贴心、油耗的经济。268万车主的选择已经说明,现在的国人买车,早从“看品牌”变成“看实力”了。 你身边有人说长安车丢人吗?评论区聊聊那些被偏见耽误的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