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埃及吉萨金字塔群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于11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该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文明博物馆,收藏超过10万件文物,并首度展出完整的图坦卡门陵墓,详细展示古埃及约7000年的历史。 这座博物馆历时20年建成,中途历经了金融危机、2011年阿拉伯之春,及新冠疫情等。资深考古学家也借此机会,呼吁大英博物馆及罗浮宫等,归还在殖民时期遭掠夺的文物。 大埃及博物馆的开幕式于当地时间1日晚上举行,身着古埃及服饰的演员,围绕博物馆、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搭配数百架的无人机,上演了一场盛大的灯光秀,表演主题则围绕埃及神祇,如伊西斯、欧西里斯等。 现场也有超过70个国家的代表共襄盛举,包括比利时、西班牙、丹麦、约旦、日本的王室成员,以及多国的领导人,埃及总统赛西(Abdel Fattah al-Sisi)也与他们合影。美联社报导,上次如此盛大的场面,是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幕典礼。 博物馆万形以三角玻璃墙,模拟金字塔,内有将近2万4000平方公尺的永久展厅,收藏了10万件文物,时间涵盖前王朝时期到希腊罗马时期,约七千年的历史。博物馆门口矗立着古埃及最强大的法老王之一、拉美西斯大帝的巨型花岗岩雕像。 此外,此博物馆也将首度完整展出「图坦卡门」的陵墓文物,包括黄金宝座、镀金石棺与黄金面具,他的陵墓于1922年被英国考古学家发现,奈何旧埃及博物馆没有足够的空间展出。 大埃及博物馆耗资12亿美元(约85.33亿人民币),历时超过20年打造,建设期间还经历了金融危机、2011年阿拉伯之春、新冠疫情,以及区域战争的打击等,造成多次的延宕开幕。 如今,终于开幕,埃及前旅游和文物部长哈瓦斯(Zahi Hawass)兴奋地告诉BBC,他的梦想终于完成,博物馆的开幕也表示埃及的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管理方面,可以与西方国家比肩。 除了博物馆本身,埃及政府也对周遭地区,以及附近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进行改造,从兴建高速公路到地铁站,此外,距离博物馆车程仅40分钟的人面狮身像国际机场也已经正式启用。可望让受尽风霜的旅游业,再度兴盛。 美联社引述官方数据表示,埃及的观光收入占了全国GDP的8%,旅游人数也在2024年创下新高,来到1570万人次。埃及旅游部长法蒂(Fathy)表示,今年造访人数有望突破1800万人,当局也希望在2032年,可以达到3000万人次。 有专家认为,博物馆的落成,象征埃及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归还文物。哈瓦斯呼吁,大英博物馆、罗浮宫及柏林新博物馆,分别归还罗塞塔石碑、丹达腊黄道带及娜芙蒂蒂胸像。 埃及古物学家汉娜(Monica Hanna)表示,这些文物是在殖民主义的借口下掠夺的,因此必须归还。大英博物馆告诉BBC,目前尚未收到埃及政府有关于归还或借出文物的请求。 目前驻扎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已经完成修复图坦卡门的部分遗物,根据埃及法律,此类修复工作只能由埃及人进行。国际埃及学家协会(IAE)主席陶菲克(Tarek Tawfik)表示,整个计划都会是埃及的骄傲,他们不仅展出了古埃及历史,也展出了现代埃及的现在进行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