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刚刚宣布购买美国18万吨大豆,后脚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据报道,10月2

柳淮蕊 2025-11-03 23:58:27

前脚中国刚刚宣布购买美国18万吨大豆,后脚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据报道,10月28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大豆现货日跌1.14%。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可不是市场巧合,而是全球农产品贸易里,中国手握"买家主导权"的精准落子,每一步算计都戳中了卖家的要害。 这18万吨订单看着不多,却是5月暂停采购美豆后的首次恢复,时机卡得比钟表还准,就是要让巴西和美国都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大豆话事人”。 咱5月之所以停购美豆,其实就是美国自己作的妖,特朗普政府4月掀关税大战,给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咱们反手就对美豆征了125%的重税,这一下直接把美豆的价格优势砸没了。 加税后美豆到岸价从450美元/吨飙到1026美元/吨,而同期巴西大豆才580美元/吨,每吨差出近450美元,换谁都会选便宜的,这不是咱们故意刁难,是市场规律逼的。 停购的后果美国扛不住了,到10月积压的大豆已经高达4200万吨,价格跌了40%,创十年新低,豆农损失超450亿美元,农场破产数量较往年涨了55%,艾奥瓦州的豆农都喊这是"农场末日",共和党在农业票仓的根基都跟着晃了。 这时候中国恢复采购,不是给美国面子,是拿捏准了他们的软肋。 至于这18万吨的订单,中粮集团10月29日确认的消息,交货期定在12月到明年1月,就是颗精准的"信号弹"。 美国农业部之前吹牛皮,说中国签了120万吨,但海关总署的数据一扒就露馅:1-9月咱们自美进口大豆才890万吨,同比降62%,9月更是零进口,创下2018年11月以来头一遭,就算加上这18万吨,也才是去年同期月均采购量的60%。 更狠的是订单里藏着“价格触发条款”,芝加哥期货大豆价突破14美元/蒲式耳,咱们就能单方面停单,等于把定价权牢牢攥在手里,美国想坐地起价门都没有。 这操作明摆着:给你点订单稳住豆农,但想让咱们大批量采购,得看你后续表现,更得看巴西的反应。 果然巴西的反应快得像触电,10月28日就带头降价,这背后全是底气不足的焦虑。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10月14日刚预测,2025/26年度大豆产量要增到1.78亿吨,库存也涨至1338万吨,新季播种都完成60%了,供应眼看着要过剩。 更关键的是,咱们早把采购重心稳住了南美,1-9月从巴西进口6370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的78%,阿根廷也拿了290万吨,同比涨31.8%,南美市场占比冲到85%。 巴西之前仗着咱们依赖它,一直在维持对美豆的价差溢价,现在见中国转头买美豆,立马慌了,12月船期美西大豆到岸完税才3936元/吨,比巴西的4042元/吨便宜100块,再不降价,订单就要被抢光了。 这就是买家主导权的威力:你涨价我就换卖家,你降价我再考虑,主动权永远在咱们手里。 有人说这是中美博弈的让步,那是没看懂中国的全盘布局。 咱早就不是当年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买家了,现在全球45%到60%的大豆贸易都靠中国拉动,这么大的市场,谁丢得起? 短期订单就是库存调节的市场化选择,但咱们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除了美巴阿,俄罗斯的30万吨大豆已经交货,南非的100万吨合同也在履约,多元化供应体系早搭好了。 巴西心里清楚,要是真丢了中国市场,就算产量增到1.78亿吨,也得烂在仓库里,毕竟全球没第二个国家能消化这么多大豆。 美国更清楚,就算拿到这18万吨订单,想抢回当年50%的出口份额,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中国市场的信任,不是靠短期订单能重建的。 这事往深了说,是中国从“被动买单”到“主动定价”的翻身仗。 2008年咱们进口大豆还得看美国脸色,现在能靠18万吨订单撬动全球市场价格,靠的就是实打实的进口体量和精准的调控节奏。 吉隆坡经贸磋商时,美国把大豆列为三大议题,急着要咱们救场,咱们就借着关税调整的契机,让美豆到岸价降到500美元/吨,低于巴西的580美元/吨,先用价格优势敲山震虎,再用小批量订单测试反应,巴西一降价,咱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打一拉一"的玩法,既给了美国点甜头稳住谈判,又逼着巴西放弃溢价,最终受益的是咱们自己——不管从哪买,都能拿到性价比最高的价格。 现在巴西降价只是开始,等到明年2月南美大豆集中上市,运力一释放,巴西到岸价还得往下探,到时候咱又能拿着更低的价格进货。 这18万吨订单就像一根指挥棒,轻轻一挥,全球大豆市场就得跟着咱们的节奏走,这就是世界第一进口国的底气。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3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