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2025 年 10 月,坦桑尼亚财政部一笔 220 亿先令的专项拨款,让搁置六年的巴加莫约港项目再次冲上国际热搜。 谁能想到,六年前坦桑尼亚可是主动把中国的百亿投资往外推的。2013年的时候,坦桑尼亚前总统基奎特和中国签了协议,中国承诺投100亿美元,把巴加莫约这个小渔镇建成东非最大的深水港,还配套建仓储区和经济特区。 规划里这港口年吞吐量能到2000万个标准集装箱,专门解决老港口达累斯萨拉姆港拥堵的问题。2015年项目都奠基了,中国企业已经砸了2.8亿美元的前期投入,结果当年新总统马古富力一上台,直接给项目踩了刹车。 马古富力当时喊着“捍卫主权”的口号,说中国要的99年租约是“殖民条款”。他不光叫停项目,还派人查账找问题,2019年干脆彻底撕毁了协议。 接着他就跑去抱英国和日本的大腿,觉得这两国能给更划算的合作。英国当时拍胸脯说支持基建,日本也承诺给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这让马古富力政府觉得自己找对了靠山。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坦桑尼亚政府兴冲冲找上门,英国却先把项目成本从30亿预估到80亿,还提了一堆苛刻条件,要拿50年以上运营权,比中国当初的要求还长。 更别说英国自己国内的高铁都搞不利索,根本没能力接这种百亿级项目。日本更不靠谱,打着技术援助的旗号,实际只敢搞些修灌溉渠的小工程。日本考察团转了一圈,找个地质复杂的理由就搁置了项目,最后只留下一门管理理论课。 这六年里,巴加莫约港那块地彻底荒废了。工地里的设备扔在那儿生锈,杂草长得比人高,只有附近的渔民还在海边晃悠。坦桑尼亚的经济却跟着遭了殃。达累斯萨拉姆港本来就忙不过来,现在更堵了,货船平均要等20多天才能靠岸。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坦桑尼亚的物流成本占GDP的30%,比非洲平均水平高一大截。 咖啡、腰果这些主要农产品,出口成本涨了30%,赚的钱全浪费在等待上。坦桑尼亚有57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港口没建成,天然气运不出去,壳牌公司的设备就在海边锈着,出口计划推迟了五年。当初承诺的十万个工作岗位没了,青年失业率从2016年的10%涨到了13%,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 更可惜的是邻居们都在往前跑。肯尼亚的蒙内铁路、拉姆港,埃塞俄比亚的亚吉铁路,全靠中国支持建了起来,抢走了不少东非物流生意。原本有190多家企业想入驻巴加莫约经济特区,现在全跑到邻国去了。 2021年马古富力去世,哈桑总统接任后,一看经济这烂摊子,立马决定重新找中国谈。她派代表团去北京,主动把租约从99年砍到33年,还把坦方股份提到35%,外加税收优惠当诚意。中国这边没追究之前的损失,答应重启合作。 2024年4月,坦桑尼亚副交通部长就在议会确认,2024-2025财年要拨款推进项目。到了2025年10月,这220亿先令终于到账,算是给项目正式“解冻”。 折腾这六年,坦桑尼亚不光没捞着好处,还错过了东非物流发展的黄金期。英日的空头支票没兑现,自己的经济增速从2015年的6.2%掉到2020年的4.8%,国家信用评级也被下调。现在回头找中国,虽然项目能重启,但之前浪费的时间和机会再也补不回来了。 说到底,这事儿真挺让人唏嘘的。当初要是好好跟中国合作,巴加莫约港早成东非的贸易枢纽了。现在花钱请回中国企业,只能算是亡羊补牢。这波操作,估计坦桑尼亚自己都觉得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