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传来大消息,打破国外40年垄断! 10月28日,戎利建研究员

茂盛楼兰 2025-10-30 15:20:03

中国科学院传来大消息,打破国外 40 年垄断! 10 月 28 日,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对外宣布,咱们彻底攻克了核聚变用高温超导带材的金属基带技术,以前被国外攥在手里的哈氏合金 C276 基带,现在中国自己能造了,而且造得比进口的还牛! 可以说,这是一件能改写全球能源格局的大事,别以为这只是块普通金属带,核聚变装置里的“超级磁体”全靠它当底子,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得一层一层“长”在这基带上,就像盖楼先打地基,地基不结实,再牛的超导层也白搭。 之前这东西被美国哈氏国际垄断了几十年,简直把“卡脖子”玩成了生意经:每吨卖120万元,供货周期能拖到18个月,咱们这边合肥科学岛的EAST装置急着刷新等离子体运行纪录,还得看人家脸色发货,更要命的是地缘一有摩擦,人家随时能把供货阀门拧死,这哪是卖材料,分明是攥着能源命脉。 现在好了,戎利建团队直接把这层“垄断窗户纸”捅破了,而且出手就是王炸,先说纯度,这可是合金的命门,他们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技术,把碳含量压到0.002%以下,硫含量更是控制在万分之零点零五以内,比进口材料还低,2微米以上的夹杂基本没有,0.3微米以上的夹杂每0.5平方毫米还不到6个,这纯净度简直是给合金“洗了个深度SPA”。 再看加工难度,硬生生把合金轧成0.046毫米厚的带材——也就头发丝直径的一半,却能拉到2000米不断,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光溜得跟镜子似的,最关键的性能更是能打,液氮温度下抗拉强度超过1900MPa,相当于指甲盖大的地方能扛19吨重量,就算经过900℃高温烤5分钟,冷却后强度还能保持在1200MPa以上,这耐热抗造的本事,进口货看了都得服。 而且,这突破已经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级成就,现在东部超导已经用国产基带做出了近千米的高温超导带材,性能和进口的没差别,双方还签了20吨的供货协议,上海两家超导企业的验证也顺风顺水。 成本更是降得给力,国产基带价格直接砍到进口的60%,供货周期从18个月缩到3个月以内,算下来单台核聚变装置的磁体系统成本能降40%,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节省,直接给核聚变商业化扫平了经济障碍。 要知道,核聚变这事儿拼的是全链条实力,咱们之前EAST装置能创下1056秒长脉冲纪录,能给ITER项目交付核心部件,就差这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闭环,现在基带突破了,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这些企业立马能跟上形成产业链,两年内产能就能破万吨,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能占到40%以上,以前是咱们追着别人买,现在轮到别人看咱们的产能脸色,这话语权的反转来得真痛快。 说到底,这事儿哪是单纯的材料突破,分明是给人类能源革命踩了一脚油门,1升海水里的氘氚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这等好事以前卡在材料上没法落地,现在咱们把最关键的“地基”造好了,商业化进程直接能提速3到5年,更有意思的是国外垄断了四十年,可能以为这技术是铁饭碗,没想到咱们不仅追上来了,还在纯度、产能、成本上全面反超。 这大概就是中国科研的脾气,你垄断多久没关系,只要咱们下决心攻,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比你好,这0.046毫米的金属带,看似薄薄一层,实则托着人类清洁能源的未来,等哪天“人造太阳”真能点亮万家灯火,再回头看会发现,打破垄断的不是运气,是那种憋着股劲非要把卡脖子变成撒手锏的韧劲,而这才是真正能改写游戏规则的硬实力!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