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真实安德烈 2025-10-30 14:21:11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心甘情愿地牺牲经济利益。这是中国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就拿当年搞原子弹氢弹的事来说,那会儿中国刚建国没几年,老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搞核武器简直是从零开始。 邓稼先当时在美国读的博士,不到两年就拿到学位,放在当时的美国,随便找个工作都是高薪厚禄。可他拿到学位第九天就立马回国,临走时跟朋友说祖国需要人才,他必须回来。 后来国家要搞核武器,他二话不说接了任务,一转身就钻进了罗布泊的戈壁滩,从此隐姓埋名28年。 那里夏天地表温度能烤化温度计,冬天能冻裂钢铁,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更别说先进的计算设备,早期核爆数据全靠算盘和计算尺一遍遍推演。 有次核试验出了意外,他冒着致命辐射冲进爆炸区捡碎片,回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数据保住了”,最终因为辐射患上癌症,直到去世前还在病床上整理科研资料。 跟他一起的王淦昌院士,干脆用“王京”的化名干了17年,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那时候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凑钱搞核武,光第一颗原子弹就花了相当于现在的280亿元,没人算过这笔钱要多久才能“回本”,只知道没有核保护伞,国家就站不稳脚跟。 这种不盯着钱的干法,在基建领域更明显。青藏铁路从1958年动工到2006年通车,前后折腾了48年,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光格尔木到拉萨段每年就亏损12亿元,这笔亏损得靠国家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营。 要知道,这条铁路960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穿越550公里连续冻土带,修的时候平均每公里就有两名工人牺牲。 运营后更麻烦,进藏物资是出藏的7.3倍,经常空车返程,运输成本高得吓人。 但没人觉得这钱花得冤,因为铁路通车后,西宁到拉萨每吨货物运费比公路低528元,西藏GDP当年就增长14%,青海增长12.5%,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反观美国加州的高铁,规划了十几年,预算从330亿美元涨到1000多亿,私人资本嫌回报慢纷纷撤资,到现在还是段“烂尾工程”,这就是两种逻辑的差别。 科技攻关里的“赔本买卖”就也多的是,北斗导航从1994年启动到2020年组网,花了26年,总投资超700亿元,早期民用市场几乎被GPS垄断,连芯片都得靠进口。 国外技术封锁得厉害,核心部件只能自己啃硬骨头,光专利就申请了12.9万件才打破垄断。 要是靠私人资本,没人愿意砸钱等几十年回报,但国家咬牙坚持下来了。 到2024年,北斗相关产业产值已经冲到5758亿元,在电力、物流等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现在连渔民出海都用北斗导航,再也不怕被人掐断信号。 脱贫攻坚里的“贴钱生意”也常见。“十三五”期间国家在脱贫上砸了1.6万亿元,全国派了300多万驻村干部,很多人自己掏腰包帮村民办事。 云南怒江有个驻村书记,把积蓄拿出来给村民买花椒苗,还贷款建加工厂,自己背着花椒跑遍全国找销路,最后村民年收入从不足3000元涨到1万多,他自己却欠了几万块外债。 还有袁隆平搞杂交水稻也是一样的。1964年他开始研究时,连块像样的试验田都没有,在海南的烈日下找了6株野生不育株,一研究就是16年。 初期杂交水稻没人敢种,他自己带着种子下乡示范,甚至把种子绑在身上保温。直到1976年大规模推广后,才慢慢看到成效——到2017年累计推广90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能多养活7000万人。 要是按资本逻辑,十几年看不到收益的研究早该被叫停了,但国家一直支持他,因为粮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美国的种子公司靠垄断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却靠袁隆平的研究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 美国的资本逻辑里,每一分钱都要算回报率,高铁嫌慢不建,偏远基建嫌亏不管,连救命的医疗都要跟钱挂钩。 但中国的逻辑从来不是这样:国家需要的,再赔本也要上;人民需要的,再困难也要办。 邓稼先们隐姓埋名时没想过赚钱,青藏铁路亏损运营时没算过回报,驻村干部贴钱扶贫时没图过好处,这些人心里装的是国家的未来、人民的生计。 这种“不计一时之利”的坚持,才是中国真正的竞争力。它不是靠资本堆出来的,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之后拼出来的。 这种藏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比任何赚钱的生意都更有力量,也正是美国永远学不会的底气。

0 阅读:4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