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天天喊着“中国威胁论”,可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中国无论军力再怎么强,都不会主

史记越玉门 2025-10-30 11:20:25

美国人天天喊着“中国威胁论”,可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中国无论军力再怎么强,都不会主动打到美国本土来。那他们为什么,为什么天天盯着中国不放?   这事得往深处琢磨,你发现没有,美国这国家特别需要有个对手。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他们智库就公开讨论过“下一个敌人是谁”,没有对手,北约这个军事联盟就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军火商的订单就会减少,整个国家安全体系都会失去方向。   中国恰好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了,体量足够大,制度又不同,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假想敌”。   看看经济领域就明白了,十年前中国还在给人代工手机,现在华为的5G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领域更是突飞猛进,全球三分之二的光伏组件、超过60%的电动汽车电池都来自中国。这些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动了美国的奶酪。   白宫去年发布的供应链评估报告明确写道,在半导体、医药等关键领域对海外依赖威胁国家安全,这里说的海外,主要就是指中国。   军费数字更能说明问题,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军费开支9160亿美元,中国却不到3000亿美元,差了整整三倍多。   而且中国军费占GDP比重常年保持在1.5%左右,美国却超过3.4%。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在主动扩张军事存在。   美国在亚太地区拉着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搞“四方安全对话”,最近还在菲律宾新增了四个军事基地,这些行动都被包装成“应对中国威胁”,实际上是把冷战剧本重新搬上演。   说到底,美国政治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奇怪共识,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医保、移民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但说到对中国强硬,两党立刻就能握手言和。   2023年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里,涉及中国或印太地区的条款就有近百条。   为什么?因为找一个外部敌人最能团结国内,美国社会现在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生活水平三十年没提升,这些内部矛盾都需要一个出口。   把问题都推到“中国抢走工作”“中国不公平竞争”头上,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就轻松多了。   其实换个角度想,如果中国真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具有侵略性,为什么四十年来没有对外发动过战争?为什么始终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为什么在吉布提的后勤保障基地规模远远小于美军在日本的基地?   中国驻美大使最近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得很实在:我们餐桌上的盘子已经够大了,现在只想让盘子里的菜更丰盛,没打算去抢别人的餐桌。”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中国追求的是过好自家日子,而美国习惯的是当全球警察。   说到底,美国的对华焦虑更像是一个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的本能警惕,混合了战略误判、国内政治和商业利益的多重考量。   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的军事实力,而是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并且成功了。   这条道路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这就动摇了美国价值普世论的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竞争从来不只是枪炮的较量,更是发展模式的竞争,你们觉得中美这种竞争关系未来会如何演变?是走向对抗还是找到新的共存方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