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27日,俄国防部宣称成功打击了乌克兰用于向顿巴斯战区运送武器装备的铁路机动编组,覆盖147个区域目标;同一天乌克兰军方宣布袭击克里米亚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 这两条战报看着独立,实则是俄乌“断后勤、破防线”博弈的缩影,每个战果都藏着战术算计。 俄军这147个目标专挑要害打。顿巴斯前线日均耗弹超万发,铁路就是乌军“弹药血管”。目标里还包括无人机车间和无人艇仓库,摆明了要端掉乌军袭扰根基。 这波打击刚好卡在红军城战局的关键节点。俄军已控这座城市60%区域,12万兵力对乌军4万形成3:1压制,正收紧合围圈。炸铁路等于彻底封死守军补给。 乌军的反击也打在俄军痛处。克里米亚被袭的是S-400配套的雷达站,这种91N6E雷达一毁,防空系统就成了“瞎子”,直接撕开“雷达盲廊”。 被打掉的BK-16登陆艇更是雪上加霜。刻赤大桥早因多次被炸丧失重载能力,南线俄军60%油料供应已中断,后勤本就绷得紧。 双方都喊胜利,真实战场却在“绞肉”。就在前一天,顿巴斯单日阵亡刚破1000人,每小时至少40人倒下,创下近三月峰值。无人机成了“低空死神”,俄军一天能拦截上百架仍挡不住伤亡。 捷报背后全是短板。俄军虽占攻势,但南线补给线被无人机炸成“死亡走廊”,卡车司机因死亡率超50%集体拒单。乌军能袭扰,却面临西方援助分歧,美国已拒绝提供“战斧”导弹。 10月底的战场像熬着一锅热油。红军城的巷战、克里米亚的防空缺口、西方援助的变数,每一步都牵着战局。这场打了四年的冲突,还在耗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