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访中国行程泡汤,德国外长恶人先告状,中方这次把话说得很明白 原定于本月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行程在最后一刻宣告取消。作为德国新政府上任后的首度高层访华,此次行程本被寄予厚望,计划为德国总理默茨后续访华铺路,并商讨稀土出口、半导体管制等关键议题。 然而,就在行程启动前夕,德方突然宣布访问延期,理由是中方仅安排了中德外长会晤,未安排其他会晤。这种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究其根源,问题出在瓦德富尔外长此前的不当表态——他在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竟声称要当面向中方提出台湾海峡问题,并扬言德国虽坚持“一中原则”但有权自行决定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既想设定议程又要挑战底线的做法,无疑触碰了中方外交红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掷地有声:“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这番话看似平和,实则明确表达了中方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一边期待合作红利,一边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此次行程取消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在外交领域愈发注重对等原则。德方原本期待通过此行为总理访华铺路,同时就稀土供应等经济议题进行磋商,却因在原则问题上的不当言行导致计划落空。这种结果完全是由于德方未能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外交的底线与原则。 值得玩味的是,德方在宣布行程取消时还特意强调“基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言语间透露出惋惜之意。这恰恰印证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反映出德国新政府在经济合作与价值观外交之间的摇摆不定。 从更广的视角看,此次事件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风格:既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又坚守原则底线。在台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绝不会为任何形式的交往开绿灯。德国若真心希望推进双边关系,就必须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中方关切的尊重。 当前中德关系正处于关键阶段。而中方这次把话挑明,德国若不能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那这所谓的访问不过是浪费时间。德国若想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就该端正态度,谨言慎行,别再干这种自讨没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