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古城从来不缺古韵故事,在它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就像星星散落银河一样,星星点点地撒在了城内的街头巷尾。
▪
苏州百巷·第1⃣8⃣期——闾邱坊巷
▪
/小巷简介/
巷内保留清末民初多元建筑遗存:缪康寿故居曾以“诗礼传家”石库门闻名,其医术被誉为“当代扁鹊” ;交通部苏州电话局旧址融合罗马柱式与青砖外墙,见证1923-1998年苏州电信发展史;华侨詹沛霖故宅“紫气东来”石库门完好,后捐作福利院用房。另有程继高故居、双井等遗迹,其中双井为1932年纪念救火义士而建。
▪
▶️地名典故
苏轼曾说:“苏州有二邱,不到虎邱,须访闾邱”。
苏轼访闾邱,实为访人。“闾邱”指的是北宋朝议大夫闾丘孝终, 闾丘孝终为官清廉,为人正直,苏轼与闾丘孝终交往甚密,友谊深厚。后来,闾丘孝终辞官回苏,居住在闾邱坊巷里,苏轼每次途经苏州,必去访问探望,以叙友情。
▪
▶️巷内看点
✅️五爱堂:
原是詹氏花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旧为朱宅,又名“静中院”,是上海著名的“纸业大王”詹沛霖与夫人张莼君为长子詹家驹结婚买下的古宅。
詹氏花园后来历经风霜,几经辗转,房产又陆续回到了詹家人的手中。詹家修缮后,又将这座宅院捐给了苏州市福利院。因为詹沛霖有三子两女,长子詹家驹为了体现兄妹五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在重修时,将故宅命名为“五爱堂”。
✅️苏州邮电局:
巷内11-21号,是交通部电话局旧址。清光绪年间,苏州开始有电话。1920年交通部选购闾邱坊巷基地一块,建造新局。1934年,苏州电话局、苏州电报局合并,改称“吴县电报局”。一直到1998年,苏州邮电局实行邮、电分营,分别组建了苏州电信局、苏州邮政局,才从巷中搬出。
✅️程宅:
巷内50号是银行家程继高的故居,建于清末,是一座砖木结构五进三开间的庭院,如今已经散为民居。
✅️此外,闾邱坊巷内还曾建有宋信安郡王孟忠厚府,古名“藏春园”,在其隔壁,还有康熙年间苏州名士顾嗣立所住的秀野草堂、“当代扁鹊”缪康寿故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