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豢养粉丝,是企业家塌房的开始 ,这是在说谁啊?好难猜啊?
现在,对于各行各业的公众人物来说,甚至是企业家,都把“人设营销+短视频”当做最重要的工作,但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深度内容的输出。
现在,我们都看到了,那些热衷于培养粉丝的企业家和公众人物,大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流量的反噬。
产品的问题、决策的失误、用户的怨气……所有负面情绪,几乎一股脑的灌给了企业的掌门人。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故事,而是很多企业的决策部门,从根本上异化了消费者和自己的关系。
过去,我们讲“顾客是上帝”,因为顾客花了钱,而且很难赚。所以企业必须在产品外付出更多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简单且纯粹。
这种社会共识,在相当程度上平衡了个体消费者在面对企业这头巨兽时的劣势。
但是,有些企业会把这种情况当做一个问题,他们更希望的是,在出事时,有人能在舆论场上为自己说话,所以部分企业想到了采用“饭圈理论”,培养一部分忠实消费者成为信徒。
但可惜的是,市场的惨烈竞争,让很多企业没有重视一个问题——即便是早已形成江湖规则的娱乐行业,“粉能载偶,亦能覆偶”也是则铁律。
尤其当“CEO营销”遇上短视频的流量漫灌,眼看他起高楼是一眨眼的工夫,眼看他楼塌了也不过倏忽之间。
并不是彻底否定打造个人IP的价值,但是把饭圈逻辑生搬硬套到企业的用户关系建设中,无疑是对消费者的矮化,以及对企业运营风险的严重忽视,其本质是一种智力怠惰。
豢养粉丝是企业家塌房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