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真的不是当年的德国了,德国居然给美国的12000名驻军发工资,因为美国政府停摆,发不了工资,结果德国自己主动承担了这12000名美军的工资,只能说德意志民族的精气神已经不复存在了 很多人一提起德国,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个有骨气的国家,毕竟当年敢跟整个欧洲叫板打两次世界大战,民族里总该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更有人觉得,现在德国的精英们肯定憋着劲想摆脱美国驻军,真正当个独立自主的“正常国家”。 德国早就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了,它对美国驻军的依赖已经深到主动“倒贴”的地步,当年那股子民族精气神,早被现实利益绑得没脾气了。 想搞懂这事,得先说说驻德美军是怎么留在德国的。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英苏法四个国家分区占领,美军就这么在德国扎了根。 冷战的时候,德国成了北约对抗华约的最前线,美军不仅没走,反而越驻越多,最多的时候有七万多人,连欧洲美军司令部都直接设在德国斯图加特。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美军是“保护者”,可冷战都结束这么多年了,美军还留在这,人数虽然减到一万多,但地位反倒越来越稳。这根本不是美国硬赖着不走,是德国那些精英打心底里就舍不得让美军走。 单说花钱这事,德国给美军掏的钱就不少。早在1975年,德国和美国就签了驻军管理协议,按说美军在德国搞建设得自己报销,可真到办事的时候,美国根本不按规矩来。 德国财政部的账单摆出来清清楚楚,2003到2010这七年里,德国纳税人给美军花的钱就有10亿欧元,小到停机库的建设,大到基地里的幼园,全是德国掏钱。 更有意思的是,要是因为美军撤军导致基地里的人失业,德国政府还得给失业救济。2005到2012年,就因为美军部分撤军,德国光给失业雇员的补贴就花了4850万欧元。这么算下来,美军在德国的日子,不少时候都是德国在“包养”着。 这次美国政府停摆暴露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当时受影响的是驻德美军基地里的德国雇员,他们管着后勤、做饭、安保这些非军事的活,工资得美国政府批了才能发。 政府一停摆,工资就没了着落,最后还是德国工会跳出来,呼吁自己政府兜底。虽然不是给美军士兵发工资,但这种“美国的人,德国出钱养”的逻辑,已经把双方的依赖关系摆得明明白白。 有人可能会说,美军驻地也给德国带来了经济收益,比如2007年就给当地带来50亿美元收益,还给德国雇员发了8.72亿美元工资。可这笔账得倒过来算,要是美军真走了,德国光重建国防体系就得花多少钱? 2024年德国军费刚达到GDP的2.1%,勉强够北约的要求,可这已经是冷战后第一次达标了,之前常年不达标,全靠美军在后面兜底。真要自己扛起来,每年至少得多花几百亿欧元,这笔账精英们比谁都清楚。 军事上的依赖就更没法断了。德国嘴上喊着搞“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想当欧洲防务的老大,可真干起来,还是得买美国的“爱国者”导弹。2024年美国刚批准卖给德国600枚“爱国者”导弹,价值50亿美元,之前还订了8套完整系统。 这事看着是德国在主导欧洲防御,实际上是帮美国把武器系统塞进欧洲,把自己跟美国的军事体系绑得更紧了。连法国都看不下去,马克龙直截了当地说不该依赖美国武器,要搞欧洲自己的系统。 可德国根本不管这些,因为它心里清楚,离开美国的军事技术和驻军支撑,所谓的“欧洲老大”就是个空架子。当年特朗普逼着北约国家把军费提到GDP的5%,德国嘴上喊着反对,身体却很诚实,赶紧把军费提到2%,就是怕美国不高兴要撤军。 最核心的是精英阶层的利益早就绑在一起了。二战后德国的政治精英,大多是在美国主导的秩序里成长起来的,他们早把美国驻军当成了“稳定器”。 有美军在,德国不用直接面对安全威胁,还能借着美国的影响力在欧洲当老大;德国的军工企业还跟美国雷神公司这些巨头合资建厂,比如生产“爱国者”的科姆洛格公司,双方利益早就拧成一股绳了;地方政府也依赖美军基地带来的就业和消费,真要是美军撤了,好多基地周边的小镇都得垮。 这种从上到下的利益捆绑,让“摆脱美军”成了最不切实际的口号。反而要是美国真要撤军,德国保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毕竟没人愿意丢了“免费保镖”还砸了自己的饭碗。 这也就能解释,为啥欧洲总干些“损己”的事了。不是德国精英傻,是他们的利益早就跟美国深度绑定了,那些看着像“损己”的事,其实是在维护他们自己的核心利益。 当年德意志那股精气神,早被这种现实的利益算计磨没了。现在的德国,与其说想当个“正常国家”,不如说想当个“被美国保护的特权国家”,既不用承担大国的安全责任,又能靠美国的庇护赚大钱。 这种看着挺窝囊的选择,背后全是精英阶层的精明算计,只不过在外人眼里,少了点当年那种独立自主的骨气而已。要是哪天真有人问德国想不想让美军撤军,答案肯定是三个字: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