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英、法、德等14国联合声明! 10月26日,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了份关于

红楼背疏影 2025-10-26 14:15:04

新消息 英、法、德等14国联合声明! 10月26日,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了份关于乌克兰的联合声明——这不是加拿大自己单干,是乌克兰拉着它,再加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还有欧盟、欧洲理事会,一共17方一起签的。 2025年8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包括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用于采购美制装备、共建无人机生产基地,特鲁多更表态“不排除向乌克兰部署军事顾问”。 此次加拿大牵头17方发声,本质是其试图借乌克兰问题提升自身在北约及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 声明中“停火倡议”与“边界原则”的表述存在显著逻辑矛盾与双重标准。声明提出“以当前实际接触线为谈判起点”,而当前俄乌战线处于僵持状态,乌克兰已丧失部分领土控制权,该表述实质暗含对俄罗斯实际控制区域的“事实承认”,与泽连斯基政府“收复全部领土”的核心立场形成明显冲突。 更为关键的是,声明强调“国际边界不得通过武力变更”的原则,与西方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实践形成鲜明反差——1999年北约通过军事干预推动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实质是以武力改变边界,此种双重标准严重削弱声明的道义与法理说服力。 声明最具争议的内容是“探讨挪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援助乌克兰”的提议。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西方目前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规模约3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外汇储备与私人资产。 从国际法视角,此举明显违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中关于财产不可非法没收的核心原则,亦与国际法“禁止任意剥夺财产”的基本原则相悖。 俄罗斯此前已通过立法明确,若西方挪用其被冻结资产,将启动对等反制措施,没收西方在俄境内的资产。 此举更引发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安全担忧,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已加速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欧元资产占比,推动双边贸易本币结算,以规避资产被冻结的潜在风险。 军事层面看,该声明缺乏实质性支撑,难以改变俄乌战场态势。加拿大8月承诺的军事援助中,AIM-7空空导弹、105毫米榴弹等关键装备仍未完成交付,已交付的装备数量仅为承诺量的30%。 乌克兰当前急需的防空系统、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17方在声明中未提及具体援助计划。 反观俄罗斯,近期完成对顿巴斯战线的防御加固,同时与伊朗深化军事合作,批量引进“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战场制空权与火力压制能力未出现实质性削弱。 德国与法国虽签署声明,但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持审慎态度:德国能源进口对俄罗斯仍有一定依赖,2025年上半年俄对德天然气出口占比仍达18%,过度激化对俄矛盾可能导致能源价格波动,冲击国内制造业;法国则担忧俄罗斯在非洲法语区采取反制措施,影响其在萨赫勒地区的地缘利益。 意大利受国内经济衰退影响,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缩减5%,对乌援助能力受限,此次签字更多基于北约同盟框架的协调立场。 从历史经验看,西方“联合声明+制裁施压”的模式对俄效果有限。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并发布数十份联合声明,但俄罗斯通过强化与中国、印度的能源及贸易合作,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制裁反制能力显著提升。 此次17方声明更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反制回应,俄军方已表示将“强化对乌克兰后方军事目标的打击力度”,以回应西方“资产挪用”的潜在风险。 对乌克兰而言,该声明实质是缺乏实际效用的政治表态。泽连斯基政府核心诉求集中于重型装备援助、能源基础设施修复及粮食出口通道保障,而声明中仅提及“探讨资产挪用”这一存在法律障碍的提议,未涉及上述实质性议题。 当前乌克兰面临严峻民生危机: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关键农业区控制权丧失导致粮食出口量同比下降62%,30%的能源基础设施遭破坏,冬季能源供应与供暖问题亟待解决。西方仅通过声明表达“政治支持”,难以缓解乌克兰的现实困境,反而可能延长冲突周期。 声明的国际影响已延伸至全球金融体系,动摇美元、欧元的信用基础。西方若突破“资产不可非法没收”的原则底线,将严重冲击以美元、欧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公信力。 目前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已显著提升与中国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占比,东盟国家推动区域内本币结算机制建设,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 17方联合声明虽呈现“多边协同”的表象,实则是缺乏实质效力的政治姿态。其既未解决乌克兰的军事与民生困境,也无法对俄罗斯形成有效威慑,反而暴露西方内部战略分歧,并对全球金融秩序构成潜在风险。 推动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关键,在于摒弃双重标准、尊重双方核心利益,通过平等对话构建政治解决方案,而非借助多边声明推行霸权逻辑。唯有回归谈判轨道,才能实现地区局势的持久稳定。 信息来源:就乌克兰问题,欧盟、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6 08:01

0 阅读:192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