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禁运升级却卡不住中国芯片!国产封装设备早已暗度陈仓

百日依山尽 2025-10-26 00:47:28

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了前进的道路。 荷兰对半导体封装设备的禁运升级,让全球产业链再度聚焦技术自主的重要性。当外界以为这会卡住中国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事实却给出不同答案 —— 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前进的道路,一场静默的产业突围早已成型。 封装作为芯片制造的最后环节,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可靠性,高端封装设备曾长期被少数国家垄断。此次禁运覆盖的倒装键合、晶圆级封装等设备,正是先进芯片量产的核心装备。 但禁运消息公布后,国内封测厂区并未出现停工断产,长电科技滁州基地的产线仍在全速运转,通富微电苏州工厂的 Chiplet 封装项目也按计划推进,这种稳定源于国产设备的提前补位。 国产设备厂商的技术突破早已埋下伏笔。北方华创针对先进封装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在多家客户厂区通过验证并进入批量供货。中微公司推出的 TSV 刻蚀解决方案,在深宽比和均匀性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打入主流封测供应链。 这些突破不是偶然,背后是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2024 年行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维持在 8.4% 的较高水平,研发人员总数同比增长 9.8%。 政策支持为技术突围搭建了坚实框架。2024 年启动的《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先进封装测试设备列为重点突破方向,中央财政专项拨款达 85 亿元。针对晶圆级封装、2.5D/3D 集成等技术路线的设备研发,还能获得最高 30% 的研发费用补贴。 地方政府同步发力,江苏省对购置国产封测设备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额 15% 的补助,上海市在临港新片区推动龙头企业采购国产设备,2024 年采购占比已从 2023 年的 28% 提升至 36%。 市场需求与产业协同加速了替代进程。随着 Chiplet 技术大规模商用,对多芯片集成、2.5D/3D 封装工艺的需求激增,带动探针台、激光开槽设备等需求上升。国内封测龙头企业持续加大资本开支,积极引进国产替代设备,为本土厂商提供了广阔的验证与迭代空间。 2024 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企业的国产设备中标率较 2023 年提升近 12 个百分点。这种协同在华为昇腾芯片的封装中得到体现,长电科技采用 FCBGA 封装技术,通过 14 层以上基板实现高带宽互联,支撑了芯片的稳定量产。 金融与人才保障筑牢了长远发展基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在 2024 年向精测电子、华峰测控等设备企业定向增资合计 36.5 亿元。2025 年启动的大基金三期规划募资 3000 亿元,其中不少于 800 亿元投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封测环节占比不低于 20%。 央行推出的科技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利率低至 2.5%,已撬动设备更新投资超 120 亿元。人才培育同步跟进,人社部联合教育部在 12 所高校设立封测设备方向专业,年度招生规模达 1800 人,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加速了技术转化。 荷兰禁运的加码,意外成为国产封装设备实力的试金石。从政策扶持到企业攻坚,从技术突破到市场验证,中国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封测设备产业生态,为芯片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968

评论列表

岢*C6二十星*岚

岢*C6二十星*岚

3
2025-10-26 08:26

加速国产芯片和设备替代,加速国产芯片和设备替代!

游游玩玩

游游玩玩

1
2025-10-26 11:55

吹更大的牛,确实更健康。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