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

小小白观天下 2025-10-25 22:42:47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谈判,此前两国已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交流多次。美方4月威胁加征125%关税,9月又对中国企业搞科技限制,中方随即收紧稀土出口反制。 马来西亚这个谈判地点选得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中美之间的缓冲带,更是半导体战场的前沿。美国商务部三月刚把54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五月又对EDA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试图从芯片设计的源头卡住中国脖子。马来西亚却在这轮博弈中渔翁得利,英特尔投入70亿美元,英飞凌砸下50亿欧元,富士康的晶圆厂拔地而起。美国表面拉拢马来西亚,心底盘算的却是如何把芯片供应链从中国剥离。 稀土反制是一门艺术。中国九月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骤降近30%,就像精准的手术刀,既不彻底断供引发全球产业链地震,又明确提醒美国:电动汽车、国防科技哪个离得开稀土?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加工能力,这一手出口调控,让美国汽车大厂坐立难安。尽管美国紧急与澳大利亚签署85亿美元矿产协议,但构建替代供应链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谈判桌外的较量早已开始。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谈判前夜透露,美马贸易协议“已达成99.9%的共识”。这片言只语透出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各国都在寻找中美之间的平衡点。马来西亚一边承接美国巨额投资,一边坚持中立立场,这种务实态度恰恰凸显美国“小院高墙”策略的局限性——围墙修得再高,也挡不住各国追求自身利益的脚步。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美国对C919客机引擎实施出口管制,无非是想掐断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上升通道。但历史一再证明,封锁只会加速自主创新。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展示了反制能力,又为合作留了余地。这种收放自如的应对,背后是实力与自信。 这场谈判注定艰难。美方若以为单边施压就能让中国让步,未免太过天真。从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到中国的稀土,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行脱钩只会让美国家庭承担每年上千美元的额外成本,这一点耶鲁大学算得清清楚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小白观天下

小小白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