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出手,电诈集团就到头了。在缅甸、柬埔寨盘踞多年的电诈集团10月份遭到致命打击,算是彻底被捣毁了。美国9月8日宣布制裁东南亚诈骗集团(缅甸的9个园区,柬埔寨的10个园区),将其定义为“跨国犯罪组织”,英国、泰国参加联合行动。 美国9月对东南亚诈骗集团的制裁一落地,缅甸妙瓦底“亚太新城”那种臭名昭著的诈骗园区,还有柬埔寨西哈努克市的几个据点,相关老板和关联公司在美国的资产全被冻了——不管是存在美国银行的钱,还是在美国买的房产股票,一下全成了“死钱”,连美国人想跟他们做生意都不行。 这招够狠,要知道这些电诈集团看着在东南亚嚣张,不少赃款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洗白,偷偷存在欧美国家,这下等于断了他们的“后路钱”。 到了10月,真刀真枪的联合行动就来了。泰国负责“堵门”,因为很多电诈集团的头目和手下想从泰缅、泰柬边境跑路,泰国警方在边境设了几十道关卡,光10月中旬就抓了三百多人,连太子集团那种跟当地势力勾连很深的团伙,核心成员都没跑掉。 英国则帮着查线索,他们的情报机构能追踪跨境电话和网络信号,很快就摸清了诈骗园区里的服务器位置和人员分工。而美国最擅长的是“精准打击”,直接锁定了电诈集团的洗钱网络,一下子没收了12.7万枚比特币,算下来值150亿美元,这可是美国司法史上最大的一次加密资产没收。 可能有人不懂,电诈的钱怎么会变成比特币?这些骗子精得很,骗来的钱不敢走正规银行,就用加密货币转移——先让受害者把钱换成比特币打过来,再通过自己的矿场和空壳公司“洗白”,假装是挖矿赚的钱。 可美国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能顺着区块链上的数字痕迹,一路查到这些赃款藏在哪个钱包里,最后直接通过法院下令把钱包控制权拿了过来。这一下,电诈集团的“钱脉”彻底断了,没了资金周转,园区里的伙食费、安保费都付不起,自然就垮了。 那美国以前为啥不管,现在突然这么上心?最直接的原因是,骗子已经骗到美国人头上了。2024年一年,美国老百姓被东南亚电诈骗走的钱就超过100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六成多,不少老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骗光了,社会怨气特别大。 而且这些诈骗园区里的猫腻太吓人,好多人是被“高薪工作”骗过去的,到了地方就被没收护照,关在铁丝网围着的园区里,完不成诈骗任务就挨打,甚至被逼着做更可怕的事,美国正好借着“保护人权”的名义出手,既能安抚国内民众,又能在国际上装好人。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东南亚的地缘棋局里。这几年中国一直在打击东南亚电诈,比如“长城行动”抓了不少骗子,帮着解救受害者,在当地攒了不少口碑。美国看着眼热,也想借着反电诈插手东南亚事务,显示自己的影响力。 就像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以前对美国态度挺硬,可这次美国一施压,只能默许他们打击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太子集团,这就是美国想看到的效果——通过反电诈让东南亚国家更依赖自己。 还有个关键因素,美国想把东南亚打造成自己的“制造业替代基地”,让苹果、特斯拉这些企业把工厂迁过去。可这些电诈园区跟当地武装、贪官勾连在一起,把地方搞得乌烟瘴气,外资一看这乱糟糟的环境,根本不敢来投资。 美国心里门儿清,不把这些“灰产”扫干净,自己的产业链转移计划就落不了地。所以打击电诈看似是抓骗子,实际上是在给东南亚“打扫卫生”,好吸引自己的企业过去建厂。 更有意思的是,这还是美国秀“数字霸权”的机会。以前总有人说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查不到源头,可美国这次通过区块链分析、恢复助记词这些技术,把藏了四年的赃款都挖了出来,等于告诉全世界:数字领域还是我说了算。 而且借着反电诈,美国还能顺理成章地介入东南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推广自己的支付软件、通讯系统,把别人的数字命脉攥在手里。 这么一看,美国出手根本不是单纯“主持正义”。以前电诈主要骗亚洲国家的人,没伤到美国的利益,他们自然懒得管;现在不仅骗走了美国人的钱,还挡了自己的地缘和经济算盘,这才下狠手。那些被捣毁的诈骗园区,不过是美国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垫脚石”。 不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美国出于啥目的,能把这些害人的骗子端掉总是好事。只是得看明白,这种“选择性执法”的背后,从来都是大国的利益算计,跟真正的“反犯罪”还差着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