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招挺实在:一杯学生奶,同时喂饱了农村的牛和城里的娃 说起河南最近的动作,有个事儿挺有意思——政府不光操心着畜牧业怎么发展,还特别关心孩子们在学校喝奶的事。 你可能觉得奇怪,这俩事儿怎么扯到一起的?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河南是农业大省,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光养好了不行,还得有人买、有人喝。正好,学校里有那么多学生,正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 我有个朋友在豫北农村小学教书,她说以前孩子们上午上课,到第三节课就有些没精神了。后来学校推广课间喝奶,孩子们的精神头确实不一样了。这不是什么神奇效果,就是基本的营养跟上了。城里孩子可能天天喝奶不觉得,但对有些农村家庭来说,这还真是个实实在在的补充。 河南这次的做法,说白了就是一边帮农民把牛奶卖出去,一边让孩子们喝上奶,两头都顾上了。而且不是简单地把奶送进学校就完事,从怎么养牛、怎么收奶、怎么加工,到怎么确保孩子们喝得安全,整个链条都考虑进去了。 特别是对那些养牛的企业和农户来说,学校这个市场稳定啊。不像平时,牛奶价格时高时低,现在有了稳定的订单,心里就踏实多了。政府还说了,谁要是能大量收购农户的牛奶,还能得到支持。这不就是让大家都有钱赚嘛。 我听说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河南这次把各个环节连得特别紧。既不是单纯为了卖奶,也不是单纯为了发福利,而是把这事儿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做。从地里种的牧草,到农民养的牛,再到工厂加工的奶,最后到学生手里的那一盒,整个圈子转起来了。 现在都在说乡村振兴,说健康中国,河南这个做法倒是把这两件事串起来了。乡村振兴不是空话,得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健康中国也不是口号,得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 这事看起来不大,就是孩子们课间喝盒奶,但背后连着的可是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健康。河南这次没搞什么大动静,就是踏踏实实地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做了。这种不声不响把好事办实的方法,倒是挺符合河南人实在的性子。 说到底,发展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吗?从地头到课桌,这杯奶的路走通了,后面的路可能就好走多了。咱们就看看,这杯奶最终能喝出什么味道吧。 教育 三农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