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份施政演说来了! 10月24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上交出了上任后的首份施政答卷。 演说里,“改革”“恢复民众信任”是高频词,还抛出了不少让普通人眼前一亮的民生承诺——推动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通过,用这笔钱给大家发物价上涨补贴,帮民众稳住“安稳日子”;甚至提到要废除柴油交易税,给农民、中小企业发津贴,针对性解决物价高企的痛点。 可再看台下的实际动作,却处处透着“矛盾”。 一边喊着“恢复信任”,一边组建的内阁里,7名“安倍派”大臣赫然在列,这些人还都背着不同程度的“黑金”丑闻。要知道,民众对政治人物的信任,往往就藏在“选人用人”的细节里,这样的人事安排,刚喊出的“信任”口号,瞬间就打了折扣。 更让人心里没底的是民生承诺的“落地难题”。 日本财政早已是“脆弱体质”,可高市早苗提到的发补贴、免税费,从头到尾没说清“钱从哪来”。就像画了一张好看的饼,却没告诉大家面粉在哪、怎么烤,这样的承诺,难免让民众觉得“不实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防卫费问题的“优先级”。 高市早苗明确表示,要提前推进“防卫费占GDP比重达2%”的目标,还说会和民众沟通达成共识。 要知道,在财政紧张的当下,钱就这么多,给防卫领域多拨一笔,民生领域能分到的资源自然会受影响。 一边是“没着落”的民生补贴,一边是“急着推进”的防卫费,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份施政计划的重心,到底是不是真的放在民生上。 眼下我觉得吧,高市早苗首先要闯的关,就是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能否在国会顺利通过。 就算预算过了,怎么兑现补贴承诺、怎么处理“黑金”大臣的争议、怎么洗掉“安倍色彩太浓”的标签,每一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想要赢回国民信心,让支持率回到首相应有的水平,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底这份施政计划是真心为民生谋福利,还是另有考量? 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当下民众心里的“问号”,恐怕短期内很难打消。 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