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已有 8 名蓝县市长表态支持郝龙斌;蒋万安为郑丽文打气,黄埔后援会力挺郑丽文。这场共有 6 人角逐的选举,已进入刺刀见红的最后阶段,33 万党员手中的选票,正牵动着蓝营未来的航向。 选战冲刺的 10 月 15 日,一场微妙的 “合照外交” 悄然上演。郝龙斌上午率先晒出与蒋万安的同框照,配文提及两人从 2015 年蒋万安初入政坛时的扶持,到 2022 年台北市长选举时的车队扫街,再到如今蒋万安认可其 “稳健务实”。仅仅半天后,郑丽文傍晚也发布与蒋万安的合照,回忆起立法院共同监督疫苗弊案、反对莱猪进口的 “革命情谊”,直言要让蒋万安市政无虞。 蒋万安的态度更耐人寻味。据报道,他坦言全程观看了辩论与政见会,既肯定郝龙斌 “带领庞大行政团队的经验”,又为郑丽文的战力打气。这种看似平衡的姿态,实则折射出蓝营内部的分歧:8 名蓝县市长公开站队郝龙斌,从新北侯友宜到台东饶庆铃,覆盖了台湾半数蓝营执政县市,苗栗县长钟东锦更直言 “要还人情”,凸显郝龙斌的体制内人脉。 郑丽文则走出了另一条路线。黄复兴系统的力挺成为关键筹码,这支手握 8 万退役军人选票的力量,因她承诺重建被裁撤的黄复兴党部而集体倒戈。她在造势中反复强调 “拨乱反正” 的关键使命,直指国民党 “酱缸文化” 积弊,承诺用 “老干新枝” 打破密室政治,这番话精准击中不满现状的基层党员痛点。她更带着黄埔精神宣示,要让国民党从 “羊群变狮群”,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基业。 民调数据勾勒出选情的紧绷轮廓:郝龙斌以 24% 的整体支持率领跑,郑丽文则在国民党支持者中以 28.6% 反超。郝龙斌像艘稳扎稳打的老船,靠着地方诸侯的锚点稳住阵脚;郑丽文则如艘快舰,借改革东风与军系选票破浪前行。前者依赖既有盘根错节的人脉,后者寄托着打破僵局的期待。 这场选举早已超越个人胜负。郝龙斌的胜选可能延续稳健路线,却难掩 “老人政治” 的争议;郑丽文若登顶,虽能激活基层活力,但 “蓝白合” 的承诺与党内派系的平衡,都是待解的难题。33 万张选票,选的不仅是党主席,更是国民党在十字路口的方向。 对此,各位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