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贝特森又发飙了,直接点名道姓指责中国:如果要做一个全世界“信不过”的合作伙伴,全世界将与中国脱钩。从特朗普二次入宫以来,美国政客几乎都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这话听着真耳熟。关税大棒挥了这么久,现在倒打一耙说别人不可信。最近不是又对东南亚太阳能板加税了吗?一边喊着脱钩,一边又怕产业链真搬走。 看看数据就明白了。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其实没降反升。所谓的脱钩,到底脱到哪里去了。企业用订单投票最实在。 贝特森这次发言选的时间也巧。正好是他们国内通胀数据又难看了的时候。压力大了就开始找靶子。老套路了。 破坏规则的事谁干得多?WTO上诉机构停摆这么多年是谁造成的?现在又说别人不守规则。有点滑稽。 其实欧洲企业最近还在加大对中国投资。宝马、巴斯夫这些巨头的新项目都没停过。资本家可比政客诚实多了。 说全世界要和中国脱钩。那RCEP怎么解释?一带一路合作怎么还在增加?非洲、拉美的项目照样热火朝天。世界又不是只有西方国家。 美国自己倒是真的在拆合作桥梁。连盟友的钢铝关税都不肯撤。这种双重标准玩得太明显了。 现在全球经济这个状况,需要的是共建供应链韧性。而不是硬割裂。但有些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或者说装作不懂。 最近东南亚国家都在公开说不愿选边站。新加坡总理反复强调这点。这说明什么?说明胁迫外交不得人心。 其实中国这边一直在谈开放。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每年都在缩短。这些实质性进展他们选择性看不见。 倒是美国自己的补贴政策,什么《通胀削减法案》那种。明摆着违反WTO规则。欧洲和韩国早就抗议过了。 所以说到底是谁在破坏全球贸易体系?数据不会骗人。事实就摆在那里。 现在搞这种舆论战,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焦虑。毕竟新兴市场崛起的速度比预期快得多。金砖扩员就是个信号。 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最后被孤立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其实各国企业心里都有杆秤。哪里营商环境更稳定,哪里更有长期确定性。资本用脚投票最说明问题。 最近很多美国商界领袖都在呼吁理性对待对华关系。比如苹果库克就多次强调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毕竟利益攸关。 所以说这些政治表演看看就好。最终还是要回到经济规律本身。违背规律的事长久不了。 历史终将证明谁是真正维护全球化的一方。现在跳得高的,未必能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