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一查底细才发现她不仅是妥妥的“蓝二代”,身上流着那一代人的血,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学生时代就敢挑大梁,如今在政坛上更是以敢当众怼人而闻名,连她的家世都透着一股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传奇劲儿。 郑丽文的“蓝二代”身份,可不是空有虚名。她的父亲郑心雄,是国民党内响当当的资深人士,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深耕侨务系统,最高做到台当局“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那些年,郑心雄常年往返于海外侨社,为当时的国民党争取侨界支持,不少老国民党人提起郑家,都得说句“门风正,做事扎实”。郑丽文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参加侨胞聚会,听着父辈们聊两岸、谈家国,那些关于责任和立场的话语,早就在她心里扎了根。她后来在采访里说过,父亲从不让她搞特殊,但总提醒她“说话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立场,更要对得起身后的人”,这话成了她后来做人做事的准则。 学生时代的郑丽文,已经显露出“敢挑大梁”的性子。她考进台湾大学法律系,一入学就加入了校辩论社。当时辩论社要参加全台高校辩论赛,缺一个主辩手,没人敢接这个担子——对手是连续三届冠军的队伍,实力悬殊。郑丽文直接站出来,拍着桌子说“我来”。为了准备比赛,她泡在图书馆查资料,每天和队友练到凌晨,连吃饭都在琢磨辩论逻辑。决赛那天,面对对手的犀利提问,她不慌不忙,一条条拆解对方观点,最后带领团队逆风翻盘拿了冠军。当时的指导老师后来回忆,这姑娘身上有种狠劲,认定的事就绝不松口,哪怕面对再强的对手,也敢正面硬刚。 到了政坛,这种“敢刚”的性子更是成了她的标签。之前在“立法院”质询,有政客当众散布“两岸对立”的不当言论,还嘲讽国民党的两岸立场“过时”。郑丽文当场就坐不住了,拿起桌上的文件指着对方:“你说的这些话,对得起那些在大陆有亲人、靠两岸贸易吃饭的老百姓吗?”她一条条列举两岸经贸合作给台湾民众带来的实惠,从农产品出口到台商投资,说得对方哑口无言。还有一次,有部门报告里模糊两岸关系表述,她直接要求负责人当场说清“两岸是什么关系”,直到对方按一个中国原则表述才罢休。有人说她太“凶”,不懂圆滑,但她回应得干脆:“政坛不是和稀泥的地方,该较真的时候就得较真,不然对不起选民投的票。” 她的家世里,还有段少有人知的经历。郑心雄早年在东南亚侨社工作时,曾冒着风险保护当地侨胞利益。上世纪70年代,某国出现排华风波,不少侨胞商铺被砸、人员受威胁,郑心雄连夜协调当地机构,组织侨胞转移到安全区域,还联系船只把老弱妇孺送回台湾。这件事在当时的侨界传了很久,后来有侨胞带着子女特意来台湾感谢他。郑丽文说,父亲这段经历让她明白,所谓的“立场”从来不是空口号,是要实实在在为大家做事,这也影响了她后来在政坛上,总把民众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 有人觉得郑丽文的行事风格太尖锐,容易得罪人;也有人觉得,在当下的台湾政坛,就需要这样敢说敢做、立场坚定的人。不管外界评价如何,从“蓝二代”到政坛“铁娘子”,她走过的每一步,都带着父辈传承的底色,也藏着自己一路打拼的韧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日前,资深绿色害虫沈富雄在少康战情室上叫嚣,如果新当选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敢到上海的
【1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