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光棍"家庭的现实困境:勤劳父母也救不了的婚姻困局 我们村的老张家,曾经是乡亲们羡慕的对象——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家里硬是生了三个儿子,那会儿可是件倍儿有面子的事。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后,这三个儿子全成了光棍,把老两口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张婶两口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前些年硬是在老家给三个儿子盖了三套新房,砖瓦房亮堂堂的。可这年头,农村姑娘找对象的标准早变了,光有房子管啥用?老大今年四十整,在县城汽修厂当学徒工,一个月三千来块钱,媒人介绍了十几个姑娘,不是嫌他收入低,就是嫌他没社保。老二在电子厂打工,相亲时姑娘直接问:"有五险一金吗?"问得他哑口无言。老三倒是领回来个贵州媳妇,结果人家待了半年就跑了,说吃不惯北方的馒头面条,冬天冻得受不了。 现在张婶见人就抹眼泪:"当年生儿子时多风光啊,现在连个媳妇都讨不上。"村里像这样的家庭不止一户,西头的李家两个儿子,东头的王家四个儿子,全都单着。现在农村娶媳妇的行情大家都知道,县城有房是最低标准,彩礼起码十八万八,还得有辆十万以上的车。普通农村家庭,拼了老命也供不起一个儿子结婚,更别说两三个了。 这事儿想起来挺讽刺的。当年计划生育时,多少人家为了生儿子东躲西藏,交罚款、拆房子都在所不惜。现在倒好,儿子成了"赔钱货",养大了一个个都砸手里了。反倒是那些生了女儿的人家,现在过得轻松自在,女儿嫁人还能收彩礼。我们村有个独生女家庭,闺女在城里当护士,找了个本地公务员,老两口住着女儿给买的新房,天天跳广场舞,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要说这事儿的根子,还是老观念害人。现在农村男青年找对象难,表面看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几十年来重男轻女欠的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适婚年龄的男的比女的多出好几千万,这缺口拿什么补?更别说现在农村姑娘眼界都开了,宁愿去城里端盘子也不愿意回村嫁人。我认识的好几个大龄男青年,不是人不行,是真没合适的。现在农村相亲市场,但凡条件差不多的姑娘,身后都排着十几个小伙子等着相看。 张婶家的情况给所有农村父母提了个醒:养儿防老的观念该改改了。现在这世道,养儿可能不仅防不了老,还得操心一辈子。就像我们村老人说的:"过去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现在生儿子是负债银行。"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是现实。
农村"三光棍"家庭的现实困境:勤劳父母也救不了的婚姻困局 我们村的老张家,曾经
挺适合
2025-10-22 13:34:55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