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泽连斯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并将在本周与欧洲伙伴签署一项关于防御能力的新协议。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5-10-22 泽连斯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 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必须结合近一个月来的局势变化、各方立场调整以及战场与外交的双重博弈。 今年9月下旬以来,乌克兰战场态势出现微妙变化。根据英国国防部10月初发布的最新战报,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反攻虽未取得决定性突破,但在哈尔科夫北部和扎波罗热南部成功稳住了防线,并在部分区域实施了战术性反击。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则加强了对乌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试图通过冬季前的高压手段削弱乌方持续作战能力。 这种“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让双方都意识到,短期内靠军事手段彻底压垮对方几乎不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公开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这场战争。 这句话并非突然转向和平,而是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乌方愿意谈,但绝不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妥协方案。 这一立场与2024年底以来乌克兰政府多次重申的“十点和平方案”一脉相承,核心诉求始终未变——恢复1991年国际承认的边界,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 反观俄罗斯方面,克里姆林宫对泽连斯基的言论反应冷淡。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月16日回应称,“基辅政权仍未认清现实”,并重申俄方“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不变。 但细察俄方近期行动,不难发现其策略也在微调。10月初,俄方罕见允许联合国人道主义车队进入被围困的阿夫迪夫卡地区,同时在黑海粮食协议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灵活性。 这些动作虽未构成政策转向,却透露出莫斯科也在评估长期战争的代价。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在这一轮局势演变中扮演的角色。 10 月上旬,中方代表在瑞士参与相关国际活动时,就乌克兰问题与各方进行了广泛沟通。 这种不选边、促对话的姿态,正逐渐被更多国家视为潜在的斡旋力量。 回到泽连斯基的表态本身,其深层含义在于:乌克兰已从战争初期的被动防御,逐步转向战略主动。 过去两年多,乌军在西方援助下完成了从苏式装备向北约体系的转型,作战能力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国内对战争目标的认知趋于统一——不是“能不能赢”,而是“如何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略成果”。 因此,泽连斯基此刻提出“准备好结束冲突”,实质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号:乌克兰不是无休止消耗战的发起者,而是负责任的主权国家,愿意在条件成熟时推动和平进程。 当然,和平不会自动到来。当前最大的障碍在于双方对“结束冲突”的定义存在根本分歧。 乌克兰坚持恢复全部领土,俄罗斯则视已“公投入俄”的四州为既成事实。 这种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弥合。但历史经验表明,战争往往不是在一方彻底胜利时结束,而是在双方都意识到继续打下去代价过高时走向谈判桌。 眼下,俄乌双方虽未直接接触,但通过第三方渠道的试探性沟通从未中断。10月12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透露,安卡拉正与莫斯科和基辅分别保持沟通,探讨“可能的停火框架”。这类幕后外交的活跃,恰恰说明和平窗口正在悄然打开。 真正的和平,既需要战场上的实力支撑,也离不开外交上的智慧与耐心。乌克兰是否真能“结束冲突”,不取决于某一方的单方面意愿,而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形成足够压力与激励,推动双方走向现实主义的妥协。
美给荷兰撑腰了,警告中国!10月21日,彭博社报道,中国制裁韩华
【31评论】【19点赞】
justonepoint
🤣说要谈,又说土地不能谈,那人家来陪你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