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法国人那么懒,整天休息,法国国内生产总值还那么高,科技还那么发达?那是因为人家交代事情,说的清楚干的快,而不是让下面人猜。 先说说被误解的休息,法国人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加带薪年假,累计能超过150天,周末更是雷打不动的闭店时间,哪怕是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商铺,周日也多是大门紧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休息时间并非凭空而来。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法国工人每天要工作14小时,为了争取8小时工作制,他们发起多次罢工游行,20世纪70年代,又通过抗争将每周工作时长从48小时降到39小时。 如今的休息,是几代人争取来的合理权益,而非懒惰的证明,更关键的是,法国人从不会把休息和工作混为一谈,上班时不会摸鱼刷手机,更不会用假装忙碌应付老板。 一旦到了休息时间,就彻底脱离工作,要么去南部海边晒太阳,要么陪家人逛市集,这种工作时全情投入,休息时彻底放松的状态,反而让他们在上班时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度。 再看让高效落地的隐形规则,去过法国企业办事的人,大多会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无论是项目启动还是日常任务,负责人都会给出一份写满细节的操作指南。 比如一场产品发布会,从场地预订的流程、嘉宾邀请的话术,到后期宣传的时间节点,每一步都有明确规定,甚至连邮件回复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的细节都写在制度里,这种把模糊需求变清晰的做事方式,让各部门不用反复沟通、猜测意图。 在法国某汽车设计公司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团队做新车内饰设计时,从材质选择的标准到客户需求的拆解,前期会花一周时间明确所有流程,后续执行时几乎不会出现返工、扯皮的情况,往往能提前完成任务。 反观国内一些场景,有时老板只说做个方案,却没说目标、预算、时间节点,员工只能反复修改,看似忙得团团转,实际效率却大打折扣,法国人不追求加班时长,而是用明确流程减少内耗,让上班时间每一分钟都能产生价值。 当然,法国能轻松维持高GDP和科技实力,也离不开历史红利的加持,早在19世纪,法国就已是工业强国,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20世纪中期,又率先在核能、航天领域发力。 如今全球50多个国家的核电站采用法国技术,阿丽亚娜火箭更是垄断了全球近半数的卫星发射业务,这些优势行业就像稳定的收入来源,不需要频繁开拓新领域,只需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技术、提升质量,就能持续创造价值。 比如法国核能企业阿海珐,凭借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每年只需投入少量研发精力更新设备,就能占据全球核能市场20%的份额,这种吃老本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优势领域深耕细作,用最小的精力获得稳定的回报。 不过,看似完美的休息与高效模式,也藏着隐忧,近年来,法国新兴行业的发展明显放缓,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很少出现能与美国、中国企业抗衡的巨头,年轻人创业热情不高,更多人倾向于进入国企或传统企业,追求稳定的工作与休息。 有数据显示,法国初创企业数量仅为德国的60%,在欧洲排名中游,如果不能及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单靠传统行业吃老本,未来可能难以维持现有的高福利和休息时间,这也是法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科技初创公司的原因。 其实,讨论法国人懒不懒,不如关注背后的逻辑,工作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非消耗时间,当流程足够清晰、目标足够明确时,不用靠加班、摸鱼来应付,也能实现“高效工作+充足休息”的平衡。 这或许不是唯一的答案,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其纠结要不要休息,不如思考如何让工作更高效。
法国人看懂了中国,法国《世界报》刊文称:“整个中国,现在都在以一种‘你封我,我就
【7评论】【7点赞】
奋达闲聊
意林味儿又来了
用户10xxx88
取1箱货,首先得把周边的多托货清走,苏州的企业,真正懂得管理的人才很少,要么关系户,要么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