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上的“内奸”,被招安后比宋江的官大,皇帝对他十分信任。 水浒里头,宋江

点卯 2025-10-21 18:04:12

他是梁山上的“内奸”,被招安后比宋江的官大,皇帝对他十分信任。 水浒里头,宋江那伙人,替天行道喊得山响,最后都成了朝廷的棋子,死的死,散的散,没几个落着好下场。 呼延灼就不一样,人家手握双鞭,官拜正二品,在皇帝跟前站着,宋江那官都比不上他,梁山那帮人,朝廷天天惦记着收拾,他倒成了御前红人,谁看了不嘀咕一句,这不就是个内奸。 他家底子硬,祖上是呼延赞,跟着赵匡胤打天下的,他爹呼延琮,陈桥兵变都护过驾,跟老赵家关系铁着呢,宋徽宗要平梁山,绕开高俅童贯,直接点他名,圣旨送到汝宁府,还赏了马,赏了甲,赏了双鞭。 那意思明白得很,你必须给朕赢回来,呼延灼一上场,连环马阵一摆,林冲都冲不动,扈三娘也得退,孙立都吃了亏,宋江在高唐州城头一看,腿都软了,琢磨着连夜跑路,那时候的梁山,差一点就散伙了。 梁山最能打的不是刀枪,是宋江那张嘴,呼延灼这边压着打,那边彭玘扈三娘就被抓了,抓了也不投降,宋江亲自下山给松绑,倒上酒,一口一个兄弟,那戏演得,彭玘就信了,宋江嘴里的义气,那是拿命在演,他说为百姓,脚底下全是人骨头,彭玘一投降,徐宁的钩镰枪就把连环马给破了。 呼延灼输得一塌糊涂,御赐的马都被时迁顺走了,跑去青州投奔官府,又中了宋江的埋伏,本该一刀的事,宋江又来那套,将军国之栋梁,上山来大家一起干事业,那话里有话,呼延灼听得懂,上梁山,等招安,他当时没吭声,心里想的还是回京城,造反这事他压根没想过,他就是个被困住的朝廷命官,身上那股官气,带到了梁山。 上了山,别人都当他是降将,他自己清楚,想站稳脚跟就得干活,打青州,宋江正发愁,呼延灼主动请缨,一夜就把青州城拿下了,守将活捉,自己这边没伤几个人,梁山上下都服气,吴用都点头说这人行。 后来又去赚关胜,关胜那是关公后人,朝廷大将,梁山怎么拉都拉不来,呼延灼穿上旧盔甲,打着旧旗号,假装回去投奔,一下就把关胜给骗了,这手腕,放现在就是王牌特工,后来坐上马军五虎将的位子,从俘虏到核心,快得吓人,他心里有本账,别人要的是义气,他要的是出路。 招安真来了,宋江哭得稀里哗啦,以为能报国了,结果就给了个安抚使,没兵没权,皇帝处处防着他,呼延灼就不一样,一步步又回到了皇帝身边,不争功,干完活就退,宋徽宗就喜欢这种听话又能打的,最后干到了御营兵马指挥使,正二品,贴身保镖,宋江才是个从五品,差着好几级呢,从梁山俘虏到天子近臣,这路子走得,比谁都顺。 他到底是不是内奸,后头的人吵翻了天,有人说他就是卧底,上山就是任务,你看他时间那么短,动作那么准,好像都计划好了,投降以后也没见他主动打过朝廷的队伍,打的都是别的地方武装,可你要说他是皇帝派去的,也没个凭证。 《水浒传》到底是小说,但他活得明白,宋江那帮人活在梦里,总觉得凭着义气就能出头,最后被朝廷一口吞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呼延灼不信这个,他信的是门第,是规矩,是权力,乱世里头,忠诚这东西最值钱,得卖给出价最高的那个。 打完方腊,梁山兄弟死的死,散的散,宋江喝了毒酒,吴用上了吊,李逵也被毒死了,鲁智深坐化了,呼延灼还在京城御营里头带兵,后来金人打过来,他又被派去守淮西,一把年纪了还上阵,双鞭不离手。 最后战死沙场,皇帝下诏,追封忠烈将军,这待遇,没几个人有,他从头到尾就没变过,他就是个朝廷的官,在梁山那段日子,不过是换个地方上班,别人那是造反,他那是曲线救国。 要说最聪明的人,不是吴用,也不是宋江,就是呼延灼,吴用算计太多,把自己算进去了,宋江太理想,不知道权力不讲感情,呼延灼就干一件事,让自己有用,他不是讲义气的人,他是讲现实的人,义气当不了饭吃。 现实才最硬,说他是内奸,其实是看低他了,他不是卧底,他是幸存者,他不是叛徒,他是在体制里头活下来的人,他代表的是秩序,乱世里头,没人信草莽英雄,都信朝廷大军,呼延灼一直都站在那边,他从没走开过。

0 阅读:67
点卯

点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