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荷兰公开表示愿意与我国进行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荷兰会改变

喜庆的精灵 2025-10-21 18:00:34

2025年10月17日,荷兰公开表示愿意与我国进行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荷兰会改变对中资的限制。早在2022年,荷兰就宣布对中资汽车企业实施限制,中资企业本来计划与荷兰合作的项目纷纷叫停,导致荷兰的汽车产业几乎停摆,这使得依赖于荷兰的先进技术与生产能力的欧洲车企损失惨重。 看这剧情反转也太真实了!荷兰一开始拿着冷战老法案抢中资企业控制权,以为能拿捏芯片命脉。现在欧洲车企停摆、才想起要对话,早干嘛去了?全球化不是只占便宜不吃亏,搞技术霸权终究得反噬自己。 据悉,荷兰以《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中籍CEO职权,表面上是为了安世更好发展,实则是剥夺中资对安世的控制权。安世半导体在华生产线运营许可被暂停,我国迅速反制,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安世在华生产线获得许可后立即被暂停。冻结安世中籍CEO职权,意味着安世在华生产线将无法获得新的许可。荷兰及其欧洲盟友一再强权,忽视经济规律,但经济规律不会因为荷兰强权的忽视而消失。 安世半导体被中企收购七年都好好的,荷兰突然跳出来搞事情,明显是跟着美国的步调打压中企。可他们没算到车规级芯片短期找不到替代,新能源汽车还更缺芯片,这下把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拖下水。希望荷兰这次能真明白,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别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了。 我国反制后,安世在华生产线被暂停,使得依赖于安世的汽车企业无法生产。若争议继续拖下去,欧洲汽车产业链将面临3个月的中断,损失超过200亿欧元,10万个就业岗位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美国汽车制造商也已警告,北美工厂将减产。这场危机源于荷兰的不当强权,然而不当强权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产生更大的代价。最讽刺的是荷兰这波操作,名义上是“监管”,实则是明抢中企权益。还好中方反制够精准,调整稀土配额、暂停在华生产线,直接戳中他们痛点。现在欧洲汽车协会警告要损失200亿、10万岗位要没,美国车企也慌了,这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代价,真活该!任何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都将反噬自身,而荷兰的态度反转恰恰是市场规律对强权的矫正。

0 阅读:27
喜庆的精灵

喜庆的精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