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津民盟)的新闻发言人穆茨万古瓦最近说了句挺实在的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0-21 16:47:33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津民盟)的新闻发言人穆茨万古瓦最近说了句挺实在的话:津巴布韦和中国的友谊,这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给津巴布韦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两国关系就一直稳定发展,不搞花架子,也不走过场,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穆茨万古瓦这次提到的“深化友谊”,其实就是在回应外界对中津合作的一些疑问,也是一次对成果的直接回应。 津巴布韦这几年面临的挑战不少,经济结构单一,外汇短缺,基础设施老旧,这些问题说起来抽象,但落在老百姓头上,就是路不好走、水电不稳定、工作不好找。 中国在这当口伸出援手,不是简单地援助一笔钱完事,而是根据津巴布韦的实际需求来合作,比如建设水电站、修铁路、公路,甚至连农民种地用的灌溉系统都考虑到了。 比如卡里巴南岸水电站的扩建项目,这个项目不光是让津巴布韦的电力供应更稳定了,还带动了本地不少就业岗位。 有了稳定的电力,企业才能正常运作,老百姓的生活才不至于一到晚上就陷入黑乎乎的状态。再说那条从哈拉雷通往贝拉的高速公路修复工程,是中国企业承建的,这条路对津巴布韦意味着什么? 就相当于打通了从内陆到港口的经济大动脉,货运更快了,物流成本更低了,农产品出得去,工业品进得来,整个国家的经济循环就活络了不少。 除了基础设施,中国还在津巴布韦推动农业合作。津巴布韦是个农业国家,但过去由于技术落后、设备不足,产量一直上不去。 中国的农业专家到那边去,不是坐办公室指导,而是下到地里手把手教怎么育种、怎么施肥、怎么防虫,甚至还引进了适合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 这种合作方式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持续性的帮扶,帮着津巴布韦从“靠天吃饭”逐步走向现代农业。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中国一直主张发展中国家之间要加强团结合作。 尤其是非洲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津巴布韦作为非洲南部的重要国家,始终是中非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从2006年中国免除津巴布韦部分债务开始,到近年来多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 这种合作是有连续性的,不是临时起意,更不是短期行为。当然,任何合作都会有人质疑,尤其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总会有声音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 但看看津巴布韦人民的态度就知道,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津巴布韦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中国从不干涉内政,也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在国际合作中是相当罕见的。 非洲国家最怕的就是那种“我帮你,但你得听我的”模式,而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这才是合作能持续下去的关键。 所以,当穆茨万古瓦提到中津友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津巴布韦人民能感受到的生活变化。 无论是走在修好的公路上,还是家里灯光长时间不再忽明忽暗,甚至是农民在田里用上现代化设备,这些都是合作的成果。 中津关系的深化,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合作模式,既接地气,又有前景,是值得其他国家参考的真实案例。   参考资料:津巴布韦执政党:津中友谊为津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5-10-18 10:49·环球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