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整个联合国家可

文史啊旺 2025-10-21 14:55:11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整个联合国家可能会此而破产。成员国拖欠联合国的费用太多了,已经高达7.6 亿美元,这可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是这一欠债不还的现象是非常普遍。 联合国每个成员国都得按比例缴会费,美国作为最大出资国,本该承担22%的常规预算和27%的维和经费。可实际情况呢?美国国会批准的资金总是迟到早退,尤其是维和部分,受1993年国会设定的25%上限影响,欠款越滚越大。到2025年,美国光常规预算就欠了8.2亿美元,总拖欠超30亿美元。其他大国也没闲着,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墨西哥这些主要贡献者,也没全额按时缴款。结果呢?截至2024年底,全组织欠款总额7.6亿美元,大部分到现在还没追回来。进入2025年,联合国开局就背着1.35亿美元赤字,到9月底,只收到了当年摊款的66.2%,比去年同期的78.1%低了不少。只有136个成员国勉强缴清上年款项,比前一年还少5个。这数据一摆出来,谁都看得出问题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大国在钱的问题上玩起了拖延战术。联合国预算分成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两种,前者覆盖秘书处核心运作,后者从7月到次年6月算账。常规预算2025年定在3.72亿美元,可实际到手远没这么多。维和预算更惨,欠款高达27亿美元,包括历史旧账。成员国总觉得联合国花钱大手大脚,总想通过控制资金来施压,影响决策。比如美国国会总爱拿预算卡脖子,推迟拨款来表达对某些决议的不满。其他国家也学着点,借口国内经济压力或政治分歧,层层审批拖时间。结果,联合国现金流断裂,日常支出都得精打细算。古特雷斯直言,这不是结构性问题,而是成员国不守规矩的锅。组织内部虽在推改革,但光靠内部瘦身救不了命,得靠大家掏腰包。 这危机的影响可不小。联合国不是个闲置机构,它在全球维稳、救灾和人权领域挑大梁。欠款一多,维和部队的燃料和士兵薪水首当其冲,援助卡车可能停在仓库里出不去。想想那些冲突区,士兵没油开坦克,难民没饭吃,这不是小事。古特雷斯在10月17日的第五委员会会议上就把话挑明了,组织正和破产赛跑,流动性危机不只祸害明年,还会拖到2027年。2026年初,还得按规定退还3亿美元抵扣款给成员国,这等于直接抽走近10%的可用资金。预算提案从原先的37.15亿美元砍到32.38亿美元,降幅15.1%,这是十年来最低水平。人员编制更狠,从1.38万个岗位减到1.16万个,砍掉18.8%,行政和支持部门合并,办公地点可能外迁到便宜城市。核心项目如37个特别政治任务、驻地协调员系统和建设和平基金,总算保住了,但资金紧巴巴的,执行起来难上加难。 古特雷斯不是光抱怨,他也拿出实际招数。早在5月,他就启动UN80改革议程,目标是砍掉6亿美元支出,占预算17%。数字化财务、数据管理优化、生态系统扩展,这些听起来高大上,但落地就是合并部门、砍层级官僚。4月,人道事务主管汤姆·弗莱彻就通知员工,因为美国资金缩水,得裁20%人手补58亿美元缺口。古特雷斯还建议设立机制,在流动性危机时暂停退还抵扣款,避免资金链断裂。他强调,改革不是万能药,成员国必须先缴钱再说。5月13日的非正式会议上,他点名道姓说危机根源是欠款,主要来自一个大国和少数几个。这话虽没直指美国,但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 放眼全球,这事儿反映出国际援助的整体退潮。传统捐助国越来越顾家,德国2025年就把官方发展援助预算砍了215亿美元。联合国资金短缺不是孤例,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叫苦连天。欠款机制有漏洞,《联合国宪章》第19条规定,如果欠款超过去两年贡献,成员国投票权可被剥夺。可这条款很少动真格,美国欠了15亿美元也没人敢真罚。结果就是恶性循环,大国拖款,小国跟风,组织运转像挤牙膏。 要扭转局面,得从根上治。美国国会得松口,批准全额拨款,其他大国也得加快汇款。古特雷斯呼吁集体行动,成员国间多沟通,少玩政治游戏。短期看,12月大会投票前,预算草案得过关,争取多收点款。长期呢?联合国得继续瘦身,提升效率,让钱花在刀刃上。比方说,维和行动数字化管理,减少纸面浪费;援助项目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投入。这些改革如果落地,能省下不少银子,但前提是大家别再欠账。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