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全面来袭,中国经济大转型已经开始。整个中国都在减产,光伏减产、水泥减产、钢铁减产、猪肉减产、汽车减产。持续了30年的产能大扩张正式宣告结束,而反内卷则被拔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局呢? 早几十年,我们靠多生产、多扩张过日子,不管是钢铁厂、服装厂还是家电厂,只要开起来就能赚钱。 那时候国内需要大量物资,国外也喜欢买我们便宜的产品,所以大家都想着把产能扩得越大越好。 就说钢铁,前些年大小钢厂遍地都是,我们国家的钢铁产量占了全球一半还多,可慢慢问题就出来了 —— 生产的钢铁太多,市场消化不了,厂家只能互相杀价,最后不少小钢厂亏得连工资都发不出。 猪肉也是这样,前几年养猪赚钱,养殖户一窝蜂扩栏,结果供大于求,猪价跌得厉害,很多人血本无归。 更头疼的是,这些靠“堆数量”的产业大多耗能高、污染大。 以前去有些工业城,老远就能看到烟囱冒黑烟,河里的水也是浑浊的,老百姓出门都得戴口罩。我们现在讲究绿水青山,这样的发展方式肯定走不通了。 再看国外的情况,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早几年我们的衣服、玩具、小家电,往欧美、东南亚一卖一个准,订单根本不愁。 可现在呢?国外不少国家自己经济也不好,老百姓花钱更谨慎,买我们东西的少了。 还有些国家故意给我们添堵,比如给我们的产品加税,本来卖 100 块的东西,加完税卖 150,人家自然不愿意买了。 更有的国家让自己的企业把工厂从我们这迁走,去印度、越南这些地方,我们的订单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这时候国家就说了,不能再走以前“多生产就行”的老路了,得换个活法。 怎么换?就是把那些小的、没技术的、污染大的厂子慢慢淘汰掉,比如那些小钢铁厂、小水泥厂,让它们关门或者升级。 然后鼓励大家搞点有技术、有竞争力的东西,也就是常说的“高端制造”。 以前我们买汽车大多选国外品牌,现在不一样了,比亚迪、蔚来这些国产新能源车,不仅样子好看,还省油钱,不少人买车都优先选国产的。 更厉害的是,这些新能源车还卖到了国外,去年一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出口量比前年涨了快 40%,在欧洲、东南亚都特别受欢迎,赚的钱比以前卖普通家电可多不少。 除了新能源车,我们的 5G 手机、智能家电、高铁配件这些有技术含量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国外市场待见,以前是我们买别人的技术,现在别人也得买我们的。 可能有人会问,淘汰那些旧厂子,会不会影响就业、影响经济?其实不是这样的。 以前那些小厂子,虽然能解决点就业,但赚不到钱,还污染环境,长久不了。 现在搞高端制造,虽然一开始会有一些厂子转型难,但新的机会也多了,比如新能源车厂需要大量工人,还有研发新技术的岗位,这些岗位工资更高,也更稳定。 路上的新能源车多了,空气比以前好了,买的家电更智能了,这些都是转型带来的好处。 经济发展就像种庄稼,不是种得越密越好,得选好种子、好好打理,才能长出好粮食。 现在我们就是在换更好的“种子”,虽然过程可能有点慢,但长远来看,不管是企业还是老百姓,都能得到更实在的好处。 毕竟,只有经济走得稳、走得远,我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踏实。 信源: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头版:从经济增长之“量”看发展之“质”》
一吨原油送进炼油厂,可以提取出300公斤汽油、400公斤柴油和50公斤煤油,剩下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