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疯狂抛弃美国国籍,大量富人出逃美国!? 2025年10月的亨氏护照指数一出来就引起不小的争论。这本2014年还稳坐全球第一的护照,二十年来首次跌出前十,和马来西亚并列第12位,只能免签180个目的地。 然而,护照含金量下滑的同时,美国富人正加速逃离,2024年放弃美国国籍的富裕人数比前一年多了近一半,创下近八年最高,而202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富人已经成了全球投资入籍市场的最大客户群。 曾经人人羡慕的美国身份,如今怎么成了想甩掉的包袱? 答案藏在“身份价值”的崩塌里。美国有个独一份的规矩,不管你在地球哪个角落赚钱,只要拿着美国护照,就必须给美国税务局报备缴税,这种规矩全世界只有非洲的厄立特里亚跟着学。 2010年推出的FATCA法案更是把路堵死,要求全球银行都得向美国报告美籍客户的账户信息,吓得不少海外银行干脆拒绝给美国人开户,连正常的贷款都办不了。 这可不是只针对超级富豪,普通中产常年在海外工作,就算一分钱税不欠,每年也得花几个月填那些能让人头秃的申报表。 更倒霉的是“意外美国人”,有人在海外出生,父母是美国人,自己活了几十年都不知道有美籍,直到银行通知账户冻结,才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背上了“税务包袱”。 想甩包袱也没那么容易。放弃美国国籍要交2350美元手续费,这已经是全世界最贵的“分手费”之一,更坑的是得排队等预约。 2025年美国驻欧洲的领事馆,退籍申请排期已经到了两年后,这种漫长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折磨。更让人心寒的是,花了钱、等了时间,换来的却是越来越没保障的生活。 2025年9月底,美国有15.4万名联邦雇员集体离职,创下二战后最高纪录,其中NASA流失了近4000名顶尖人才,疾控中心也走了2400人。 这些人手里的技术和经验得几十年才能积累起来,他们一走,公共服务直接断了层,国家气象局连设备维护都没人管,食品安全审批能拖好几个月,民众交的税换不来靠谱的服务,自然有人要跑路。 社会秩序的混乱更让富人没了安全感。2024年11月,内华达州有个叫布兰登·德拉姆的男子遭遇入室抢劫,报警后反而被赶来的警察开枪打死,而开枪的警员还在带薪休假。 这种荒诞事不是个例,2025年刚过去三个月,美国就发生了57起大规模枪击事件,超过3100人死于枪支暴力。 芝加哥甚至出现近百人光天化日哄抢货运列车的场面,执法部门根本管不过来。 除了人为危险,基础设施也在垮掉,桥梁说塌就塌,道路坑洼不平,很多地方的设施五十年没人维护,政客们忙着给国外送钱,对本国的民生问题视而不见。 连科研和技术领域的精英也在跑路。2025年《自然》杂志的调查显示,美国科学家申请海外职位的数量比前一年多了三成,尤其是3月份政府削减科研预算后,海外职位的浏览量直接涨了近七成。 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工程师瓦莱丽·尼曼转去了瑞士工作,她说在美国连自己的职位能保住多久都不知道,更别说申请长期研究基金了。 法国、德国趁机推出专项计划,专门吸纳这些美国人才,法国一所大学拿出1500万欧元资助15名科学家,结果收到了298份申请,大多来自美国。 连航天领域都出问题,2024年6月,两名美国宇航员搭乘波音公司的飞船上太空,原定8天的任务因为推进器故障、氦气泄漏等问题,硬生生在空间站待了286天,最后还是靠别的飞船才接回来。 这种技术和管理上的漏洞,让原本相信美国实力的人彻底失望。 富人的“出逃”从来不是盲目乱闯,而是精密的“身份重组”。 马耳他成了不少人的首选,即便2025年这里的投资门槛涨了不少,要捐款75万欧元,还得买至少70万欧元的房子或者长期租房,依然挡不住美国人涌入。 毕竟马耳他护照能免签169个国家,还能享受欧盟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比美国护照实用多了。 更聪明的是搞“组合策略”,家里有人保留美国身份,享受教育和市场优势,同时再配一个欧盟居留身份,既方便全球出行,又能优化税务,这已经成了高净值人群的标配。 说到底,富人逃离不是背叛,而是全球化下的理性选择。曾经美国护照的价值,藏在机会、安全和便利里,可现在,税务成了枷锁,安全没了保障,连公共服务都在缩水,护照的“资产属性”早就被“负债属性”盖过了。 新加坡护照能免签193个国家,常年稳居全球第一,靠的是开放合作;中国护照十年间排名上升30位,因为主动拓展外交伙伴。 这些例子都说明,护照的含金量从来不是靠自己标榜,而是靠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国际信誉撑起来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荷兰,终于后悔了!10月29日任期一到,那个撒谎的荷兰部长卡雷斯曼,态度彻底
【23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