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醒悟的一段话: “人,只有敢舍, 才能真正坦然无惧地行走于世。 什么都想要, 就会把自己置于无尽的痛苦中, 要了这个缺那个, 得了那个缺另一个, 给自己戴上劳碌的枷锁, 一辈子恐惧、焦虑。 什么都想要,是人性的问题, 更是认知的问题。” 活了大半辈子才慢慢明白, 人这一辈子最累的不是得不到, 而是什么都想要。 殊不知,就像手里攥着一把沙子, 越用力握,漏得越快,最后手里空空, 掌心还被硌得生疼。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可真到了自己身上, 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抓住, 结果把自己逼得团团转, 白天忙得脚不沾地, 晚上躺在床上还得琢磨还有啥没顾上, 把自己困在忙碌中, 根本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其实什么都想要, 说到底不只是贪心, 更是没看透生活的本质。 曾国藩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人活于世,不是所有东西都该属于我们, 也不是所有机会都要攥在手里。 你想把工作做到最好, 又想天天陪家人吃饭; 想攒下钱防老, 又想跟风买别人有的奢侈品, 两头都想占,最后只能两头都顾不好。 就好比,你手里拿着两个西瓜, 可却非要再去捡芝麻, 结果西瓜掉了,芝麻也没捡着, 回头还得怨自己运差。 陶渊明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敢舍不但没有吃亏, 反而是在给自己松绑。 知道哪些东西抓不住、不该要, 主动放掉,才能把心腾出来过好当下。 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社交, 才能有时间陪身边人;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 才能接受自己偶尔的不周全; 舍得把手里的“利益”让出去, 才能换来心里的踏实。 人之所以会焦虑, 就是因为心里装的太多, 像个塞满了东西的抽屉, 想找件常用的都得翻半天, 倒不如定期清理,把没用的、 不想要的扔出去,抽屉空了, 心里也亮堂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那些活得坦然的人, 不是他们拥有的多, 而是他们懂得够用就好。 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 那些天天恐惧、焦虑的人, 不是过得比别人差, 而是总拿自己没有的, 跟别人拥有的比,结果越比越生气。 舍掉多余的欲望,才能得到心里的平静; 放下不属于自己的执念,才能走得轻松。 别总想把什么都攥在手里, 给生活留点儿空隙, 给自己松松绑,才能活得舒心。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滑稽而无情的嘲笑了你。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