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管制与反制的未来走向,可从短期博弈、中期调整、长期格局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看无止境眼受伤 2025-10-20 16:00:30

中美稀土管制与反制的未来走向,可从短期博弈、中期调整、长期格局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短期内,APEC峰会前双方围绕稀土展开“筹码博弈”。中国凭借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占据主动,美国则以关税为筹码施压,本质是为谈判争取更多利益。双方大概率达成阶段性妥协,如恢复部分稀土供应以缓和紧张局势,但美国对华科技打压与中国反制的核心矛盾仍未解决,博弈将持续。 中期来看,美国加速推进“去中国化”,采取本土重构+国际联合的双路径策略:本土企业虽在扩产能,但加工技术与核心设备仍高度依赖中国;国际合作中,日本、澳大利亚参与开发,但重稀土分离技术仍被中国“卡脖子”。未来3-5年,美国难以完全替代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其军工、科技领域仍将受制于中方的出口管制。 长期而言,“竞争性脱钩”将成为底色。中国通过全产业链控制与技术管制,持续削弱美国军事与科技升级能力;美国虽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重稀土稀缺性使其难以彻底摆脱依赖。全球层面,稀土管制将冲击军工生产(美国战略储备仅够数月)、推高科技成本(半导体成本或上升20%-30%)、加剧美国通胀,进而重构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格局。 简言之,未来中美稀土博弈将呈现“短期谈妥协、中期拼替代、长期比耐力”的态势,稀土作为战略资源,仍将是两国竞争的核心“压舱石”。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看无止境眼受伤

看无止境眼受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