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寡妇 46 岁了,长得好看,身材也标致,女儿已经嫁人了,她在村里领队跳广场舞,每逢到了晚上,她就是村头的一枝独秀,男女老少都喜欢看她跳舞。不得不说,她的舞姿很好。傍晚天刚擦黑,村头的晒谷场就热闹起来。她踩着点来,穿件藏青色的运动服,袖口挽到胳膊肘,露出细瘦却有劲儿的手腕。音乐一响,她抬手、转身、踮脚,每个动作都卡得特别准,腰胯转得利落,一点不像四十多岁的人。旁边跟着跳的大妈们总说 “跟她学准没错,动作好看还不费劲”,小孩们围着晒谷场跑,跑累了就坐在边上,眼睛盯着她看,连手里的零食都忘了吃。还有些没事的大爷,搬个小马扎坐在外围,一边抽着烟一边唠嗑,目光却总往她那边飘,嘴里还念叨 “这舞姿,真是没说的”。 她跳广场舞有三年了,刚开始就两三个人跟着学,后来人越来越多,现在每天晚上都有二十来个大妈跟着跳。她从不嫌麻烦,新动作都会拆开来教,哪个大妈跟不上,她就走到跟前,手把手纠正姿势,语气也温和,从不着急。有次张大妈脚崴了,没法来跳舞,她还特意拎着水果去家里看,教张大妈坐着就能练的拉伸动作,让她好好养伤。 村里的人都知道她不容易,丈夫十年前在工地出事走了,她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供女儿读完大学,还帮女儿在城里凑了首付。女儿心疼她,让她去城里住,她不肯,说 “村里熟人多,住着踏实,去城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没办法,只能经常回来看她,每次回来都会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她大多时候都放着,只有跳广场舞的时候才舍得穿运动服,说 “跳起舞来方便,穿别的衣服束手束脚”。 去年冬天,晒谷场的灯坏了,晚上黑漆漆的,没法跳舞。大妈们都唉声叹气,说 “这冬天晚上没个事儿干,在家待着闷得慌”。她没说话,第二天就去镇上买了两盏太阳能路灯,自己找了村里的电工帮忙装上。晚上路灯亮起来,晒谷场跟白天似的,大妈们又能跟着她跳舞了。有人说要给她凑路灯钱,她摆手拒绝:“钱不多,我自己能拿得出,大家一起跳舞开心就行。” 村里有个王大爷,老伴走得早,儿子在外地打工,平时就一个人过。王大爷每天都来看她跳舞,有时候还会帮她搬音响、拉电线。有次下雨,她没带伞,王大爷把自己的伞给了她,自己顶着雨跑回了家,结果第二天就感冒了。她知道后,煮了姜汤送到王大爷家,还帮王大爷打扫了屋子。从那以后,两人走得近了些,王大爷会经常给她送些自己种的蔬菜,她也会偶尔给王大爷洗洗衣服、缝缝被子。 村里有人开始说闲话,说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两人怕是要凑一对”。大妈们听到了,都帮她说话:“人家两人就是互相帮忙,没别的意思,你们别瞎猜。” 她自己也听到过闲话,却没放在心上,该怎么帮王大爷还怎么帮,该怎么领队跳舞还怎么跳。她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没做亏心事,不怕别人说。” 今年春天,女儿生了孩子,让她去城里帮忙带孙子。她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去了。走之前,她把广场舞的领队交给了李大妈,还把自己常用的音响留给了大家,说 “我要是有空回来,还跟大家一起跳”。她走了之后,晒谷场的广场舞还在继续,只是大妈们总说 “还是她领舞好看,动作标准,教得也耐心”。 过了两个月,她从城里回来了,说是 “孙子有人帮忙带了,我回来住段时间,想大家了”。那天晚上,她刚走到晒谷场,大妈们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她在城里的情况。音乐响起来,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抬手、转身、踮脚,动作依旧利落。王大爷坐在边上,看着她笑,手里还拿着给她留的新鲜黄瓜。小孩们又围着晒谷场跑,嘴里喊着 “阿姨回来了,又能看阿姨跳舞了”。 晚上跳完舞,她跟大妈们一起收拾东西,王大爷帮她搬音响。路上,王大爷说:“你不在的这两个月,大家都挺想你的。” 她笑着说:“我也想大家,还是在村里住着开心。”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影子拉得长长的,村里的狗叫了两声,远处传来谁家电视的声音,一切都跟以前一样,平静又温暖。
村里有个寡妇46 岁了,长得好看,身材也标致,女儿已经嫁人了,她在村里领队跳
成熟熊猫
2025-10-20 05:3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