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反而被套牢!” 四川成都,一 58 岁女子购买 143 万元的店铺,想靠着每个月 9000 元的高租金养老,当签好合同后,发现每个月租金,实际连 5000 元都不到,她认为中介、房东和租客三方串通,联合起来欺诈她,于是提出了解除合同,没曾想,房东不仅拒绝,还以违约为由,向女子讨要 20 万元赔偿。 女子姓刘,退休前在城郊的电子厂上班,干了三十年,手里攒了 110 多万,女儿又添了 20 万,凑够 143 万。她原本想把钱存银行,可利率一年比一年低,听小区邻居说买商铺收租金稳当,就动了心思。中介小李是邻居介绍的,一口一个 “刘姐” 叫得亲热,说这套商铺在地铁口,租客是连锁奶茶店,每个月租金 9000,十年就能回本,养老完全不用愁。 刘姐一开始也犹豫,让中介把租金写进合同,小李说 “奶茶店老板跟房东是老熟人,口头都约定好了,合同里写‘按市场行情调整’就行,差不了的”,还拿了张测算表给她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月租金 9000”。刘姐想着邻居介绍的人靠谱,又看着测算表上的数字,没再多问,就签了合同,当场转了全款。 签完合同的第二个月,刘姐等着收租金,可到了约定日期,银行卡里只进了 4800 块。她以为是租客转错了,赶紧给租客打电话,对方说 “合同上写的就是每月 4800 啊,我跟房东签的就是这个价”。刘姐懵了,翻出自己的合同,果然在租金那栏写着 “每月 4800 元,按年递增 5%”,哪里有什么 9000? 她拿着合同找中介小李,小李先是装傻,说 “不可能吧,我当时跟您说的是 9000 啊”,后来见刘姐不依不饶,干脆变脸:“刘姐,合同是您自己签的字,上面白纸黑字写着 4800,我当时也就是随口提了句市场行情,不算数的。” 刘姐气得手发抖,拿出当时小李给的测算表,小李说 “这就是个参考,不能当合同用”。 没办法,刘姐又找房东。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把玩着核桃,听完刘姐的话,冷笑一声:“合同是你自愿签的,我没逼你吧?现在你说解除就解除,哪有这么容易?合同里写了,违约方要赔总房款的 15%,143 万的 15% 就是 21 万 4500,我跟你要 20 万,已经算客气了。” 刘姐眼泪都快下来了,说 “我攒点钱不容易,就是想养老,你们不能这么坑我”,房东却不耐烦地挥手:“别跟我说这些,要么继续履行合同,要么赔钱,不然我就去法院告你。” 从房东那儿出来,刘姐蹲在路边哭了半天,路过的人问她怎么了,她也不好意思说。后来女儿知道了,赶紧从外地回来,带她去咨询律师。律师看了合同,说 “口头承诺没证据,合同里又没写 9000 的租金,想证明欺诈很难,要是强行解除合同,大概率要赔违约金”。 刘姐不甘心,想起中介店里有监控,说不定能拍到当时小李跟她承诺 9000 租金的画面。她和女儿去中介店要监控,店长说 “监控只保存一个月,早就删了”。就在她快绝望的时候,小区另一个买了同个楼盘商铺的张叔找到她,说自己也被中介忽悠了,承诺的月租金 8000,实际只有 4500,房东也不肯退。 两人一合计,觉得肯定是中介、房东串通好的,专门骗他们这些想养老的老人。他们又找了另外三个有同样遭遇的业主,五个人一起去消费者协会投诉,还去房产监管部门反映情况。监管部门的人找中介和房东谈话,中介一开始还嘴硬,后来张叔拿出了当时和中介的录音 —— 他比刘姐细心,当时把小李的承诺录了下来。 证据摆在面前,中介没法抵赖,房东也慌了,主动找刘姐协商。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刘姐解除合同,只需要赔偿 5 万违约金,房东退还剩下的房款,中介也被监管部门罚款,还退了刘姐的中介费。 拿到退款那天,刘姐和女儿去吃了顿火锅,女儿说 “妈,以后咱们不贪高租金了,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套小公寓出租,踏实”。刘姐点点头,心里又悔又庆幸 —— 悔的是自己贪心,没仔细看合同;庆幸的是没赔 20 万,还认识了张叔他们,一起保住了大部分积蓄。 现在刘姐把钱存了定期,每个月利息虽然不多,但够她日常开销,偶尔还能给孙子买玩具。她常跟小区的老人说 “别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事,尤其是签合同,一定要一条一条看,口头承诺再好听也不算数,踏实才是真的”。
离谱!四川“野人小孩”赤裸爬行,父母拒管还怼:这是我们的生活雅西高速服务
【25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