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溘然长逝,最悲痛的当属翁帆。 搁谁身上都得说一句,这往后的日子,她心里头该空多大一块啊。2004年那时候,翁帆才28岁,正是人生里花一样的年纪,旁人忙着在职场闯天地、在生活里寻热闹,她却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先生。这一相伴,就慢悠悠走过了21载春秋,可不是短短几年的光景,是从青涩走向沉稳,从晨光走到暮色的大半生。 我总觉得,真正的陪伴从不是嘴上说说的“在一起”,是藏在无数个细碎日子里的。你想啊,先生搞研究时常伏案到深夜,桌角那杯温度刚好的茶,大概率是翁帆悄悄添上的;出门时细心整理好的衣物、换季时提前备好的薄厚被褥,这些旁人注意不到的细节,都是她把日子过成了“牵挂”的模样。她把自己最鲜活、最有朝气的青春年华,没分给浮华热闹,全一股脑儿奉献给了丈夫,奉献给了两个人平淡却踏实的小日子。这份选择,在当年多少人带着猎奇眼光议论的时候,她没辩解也没动摇,就凭着一股子“认定了就走下去”的执拗,守着这份感情过了一年又一年。 如今先生突然走了,对翁帆来说,哪是“失去”两个字能说清的啊。那是朝夕相处的伴儿,是心里头最踏实的依靠,是不管遇到啥事儿都能说上话的人,一下子就没了,这空缺怕是这辈子都填不上。我看着新闻里她安静送别先生的样子,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种钻心的疼。 但话说回来,翁帆这21年可不是白过的,先生身上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对学问的严谨,她肯定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要是能把这份悲痛慢慢捋顺了,化成接着往前走的力量,把先生没做完的事、没说尽的话接着往下传,也算是对先生最好的告慰。毕竟啊,真正的念想从不是困在悲伤里,是带着对方的期望,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我总觉得,能这样笃定地陪一个人走过二十年,翁帆心里头是有大勇气的。现在先生走了,希望她身边能有亲人朋友多陪着点,也希望时间能慢慢抚平她的伤口,往后的日子,哪怕是一个人,也能带着两个人的回忆,安安稳稳地走下去。
翁帆悼文看哭无数人!21年陪伴,她写的何止是思念先生去世第二天,翁帆在《光明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