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政府又出手了 10月18日,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通过社交媒体确认,因政府停摆导致资金紧张,将暂停110亿美元基建拨款,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巴尔的摩等城市的地铁改造、道路维修等项目全部搁浅。 这些城市有着共同的标签——民主党执政的核心票仓,所谓“没钱”的理由,在这样的针对性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按照美国基建领域的常规规则,联邦政府通常会承担项目一半以上的资金,剩下的由地方政府配套。 像纽约、加州这样的民主党执政区域,每年给联邦缴纳的税收远超从联邦获得的拨款,仅加州一年上缴的联邦税款就比拿到的联邦拨款多八百多亿。 这些区域的基建项目本就是用自己纳税人的钱,通过联邦财政再分配来改善民生,如今却因为两党博弈被随意叫停。 地方政府为了配合联邦项目,往往已经提前投入了大量规划资金和前期准备,联邦资金一冻结,这些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纽约和新泽西为了修建Gateway隧道,前期已经花了三十亿规划费,现在资金被卡,不仅项目停工,之前的投入也血本无归。 特朗普政府的这波操作,并非临时起意的政治冲动,而是长期针对民主党地盘基建项目的延续。 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对连接纽约与新泽西的Gateway隧道项目表达不满,认为这是民主党地盘的项目没必要大力支持。 这条1910年建成的隧道是东海岸交通大动脉,经历过飓风浸泡后安全隐患严重,每天有二十万民众依赖它通勤,修建新隧道本是刻不容缓的民生工程。 除了这条隧道,纽约第二大道地铁的建设资金也被纳入冻结范围,这些项目的停滞,直接影响着数百万民众的日常出行和生命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七月特朗普还废除了奥巴马时期的“韧性基建”项目,导致二十个民主党执政的州直接将联邦政府告上法庭,基建领域早已成为两党斗争的前沿阵地。 这种将公共项目当作政治筹码的做法,正在严重破坏美国政策的连贯性和公信力。 拜登政府之前推动的一万亿基建法案,本是想逐步补上美国基建的短板,过去两年已经投入了一千多亿,带动了不少就业和经济活动。 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前任政府的基建规划全盘否定,不是削减资金就是直接叫停,这种政策上的大起大落,让企业和地方政府无所适从。 企业不敢轻易参与基建项目,担心政策变动导致投资亏损;地方政府也对联邦项目心存顾虑,规划周期被无限拉长。美 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曾测算,接下来十年美国要补上基建的窟窿,得花两万亿,可现在别说补窟窿,就连正在推进的项目都难以为继,政策的摇摆不定让基建缺口越拉越大。 普通民众和相关从业者正在为这场政治斗争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Gateway隧道项目暂停后,项目公司已经计划裁员三千人,再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超过一万两千个工作岗位将受到冲击。 对于纽约市民来说,老化的地铁不仅通勤时间越来越长,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轨道故障、晚点已经成为常态,每年因为地铁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十亿。 旧金山的道路拥堵问题也因为维修项目暂停变得愈发严重,市民平均每天要多花四十分钟在通勤路上,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这种政治操作正在不断侵蚀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本月初的一项民调显示,只有不到六成的美国成年人对自己是美国人感到自豪,这是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当民众看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能被政府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随意摆弄,对政府的失望感自然会不断累积。 联邦政府本该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现在却成了党派斗争的执行者,这种角色错位让民众对美国的治理体系产生怀疑。纽 特朗普政府一直主张基建私有化,认为应该让市场来解决基建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像Gateway隧道这样的公益项目,商业资本根本没有兴趣参与。 这类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根本无法推进。将公益项目推向市场,本质上就是推卸政府责任,最终还是普通民众买单。 美国的基建评级长期徘徊在低水平,雨洪排水系统这样的关键设施评级只有D级,根本无法应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而政治斗争还在不断拖慢基建升级的步伐。 这场资金冻结事件,看似是一次简单的政治施压,实则暴露了美国治理体系的深层问题。 当党派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当联邦权力被用来打压地方,受损的最终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停摆”持续 特朗普政府再冻结110亿美元基建资金 2025-10-18 03:50·央视新闻
特朗普是美国有史以来,对中国威胁最大,最无底线,最无信用,反华最有执行力的美国政
【25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