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谢锋大使接收美国返还文物 可能大伙儿对这件文物不太了解,它可不是普通的老物件,有着典型的鄂尔多斯青铜艺术风格,算下来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是春秋到战国时期中国北方草原的文物代表。 别小看这一块牌饰,它对研究咱们古代草原文化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特别有价值,能帮着历史学家们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 谢锋大使也提到,让这件文物回到祖国,才能真正发挥它在历史、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价值,同时也为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添了一把力。 说到流失文物,这可是个让人心疼的话题。 有数据统计,咱们国家目前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1000多万件,光美国就藏了200多万件,其中各大博物馆公开展出的就有20万件以上,而且大多是青铜器、瓷器、古代书画这类精品。 这么一对比,这次美方只返还了一件文物,确实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不少人都觉得这份诚意有点不足。 但即便如此,中方还是认真表达了感谢,毕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体现了咱们作为大国的包容和风度,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带动更多海外文物回家。 有意思的是,这次文物返还的时间点很特殊。 就在9天前,也就是10月9号,咱们国家刚刚宣布强化稀土管控措施。 这就让不少人猜测,美方选择这个时候返还文物,是不是和稀土管控有关? 毕竟稀土对很多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军工领域来说至关重要,而咱们国家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技术上有着全球领先的优势,美国短期内根本没法建立起自己的稀土供应链。 之前关税战打下来,美国也没占到便宜,现在稀土供应又面临压力,所以有人觉得特朗普政府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服软”,试探中方的态度,好让咱们收回稀土管控的成命。 其实自从稀土管控政策出台后,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就一直在变,从一开始的虚张声势,到后来呼吁中方“理性”谈判,再到这次的文物返还,确实让人看出他们有点慌了阵脚。 不过话说回来,美方的这份“诚意”实在有限,他们在经贸领域根本不愿让步,既不想取消对中国实体的制裁,也不甘心停止对中国相关船只的港口收费,只想靠返还一件文物这种小举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显然没说到咱们的点子上。 咱们国家当初强化稀土管控,原因说得很明白,是因为有些境外组织和个人把中国的稀土转移到了军工领域,这已经损害到了咱们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安全。 可美方好像没理解这一点,还抱着侥幸心理,以为靠些小动作就能让中方妥协。 其实他们要是真有诚意,就该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杜绝稀土走私,禁止把从中国获取的稀土用在军工上,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除了稀土,美国还有件急事等着中方帮忙,那就是大豆订单。 现在正是美国大豆的收获季,豆农们到处推销却没什么效果,要是特朗普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可能会失去农业州的支持。 而咱们国家这段时间一直在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等满足了国内的进口需求,美国的大豆想再卖给咱们,就得等明年了。 好在本月底中美可能会举行会晤,这对特朗普来说是个机会,要是真想谈成大豆订单,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满足中方的合理关切。 可能有人会问,中方就没有让步的空间吗?其实也不是,比如在船只收费的问题上,只要美方先停止向中国制造或运营的船只收费,咱们也可以相应取消相关收费,这完全符合对等原则。 说到底,美方与其用返还一件文物这种“投石问路”的方式缓和关系,不如在经贸问题上主动纠正错误政策,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美关系往好的方向发展。 谢锋大使接收美方返还的虎形牌饰,确实是中美人文交流中的一件好事,也为两国关系带来了一丝积极信号。 但要解决两国之间的核心分歧,光靠返还一件文物是远远不够的。 希望美方能认清形势,拿出真正的诚意,在稀土、经贸等关键问题上与中方相向而行,这样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毕竟对于中美两个大国来说,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零和博弈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杀猴儆鸡!中方亮出“相互确保摧毁”底牌,逼美西方不敢妄动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15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