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慈祥的老人17日离开了我们。祝他在天堂里永远快乐。 这两天有个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消息,101岁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17号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位一辈子都在为和平发声的老人,走的时候或许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牵挂,但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坚守的信念问心无愧的坦然。 咱们先把这位老人的故事捋清楚,毕竟能被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能让外交部专门悼念的人,一定不简单。 村山富市不是什么政治世家出身,1924年他出生在日本大分县的渔民家庭,家里足足有11个孩子,小时候的日子肯定过得紧巴巴。 后来他考进明治大学读政治经济,可书没读完就被征了兵,在九州宫崎县的旧日本陆军部队服役。 虽说没被派往前线,但美军空袭的恐惧、差点被子弹击中的惊险,他都亲身经历过。 日本战败后,他回学校完成学业,听说不少朋友在战争里没了性命,心里才真正刻下“绝不能再让战争发生”的念头。 从1946年回乡搞渔民运动、加入社会民主党开始,他一步步走进政坛:1955年当选大分市议员,1963年成了县议员,1972年后更是9次当选众议院议员。 他没靠什么权谋,靠的是替平民说话,为广岛长崎的核爆幸存者争权益,为工业污染受害者发声,是出了名的“平民政治家”。 1994年,日本政坛因为自民党腐败和经济泡沫破裂陷入混乱,他凑齐社会党、自民党部分派系和中间派,成了1955年以来第三位非自民党首相,打破了保守派几十年的垄断。 而真正让他被世界记住的,是1995年8月15日的“村山谈话”。 那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他以内阁决议的形式公开说:日本过去走了战争道路,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深刻反省、由衷歉意”。 要知道,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在“8·15”用“侵略”一词认错,为了让这份谈话通过,他甚至做好了辞职的准备。 同年,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专程奔赴卢沟桥与抗战纪念馆,郑重题下“正视历史,祈日中友好、永久和平”之语。此后,他屡次推动中日交流,全力襄助中国加入 WTO。 即便2000年退出政坛,他也没停下为和平奔走的脚步:2020年“村山谈话”25周年,他说“承认历史、道歉才能换信任”;2024年百岁生日,他还希望日本永远做和平国家;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他看着乌克兰、加沙的冲突,还心疼“无辜市民被卷入,孩子的未来没了”。 这样的老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亲切又敬佩? 可咱们得好好想想,村山富市的可贵,从来不是他说了几句好听的话,而是他在日本政坛的“逆流而上”。 这些年,有些日本政客要么淡化战争罪行,要么跑去参拜靖国神社,可村山始终顶着压力说:“战后日本承诺过认罪,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失信!” 他知道战争的创伤不是签个文件就能抹平,所以才反复说“抚平伤痕需要时间”;他出身平民,所以才懂普通人生怕打仗的心思。 “村山谈话”之所以重要,也因为那是日本政府的正式立场,不是他个人的“抒情”,后来小泉、安倍的谈话,都得沿用里面的表述,这就是他为历史留下的“底线”。 如今这位慈祥的老人走了,但他留下的不只是一段过往,更是对每个国家的提醒:正视历史不是丢人的事,坚守和平才是对未来的负责。
赵少康这话够狠!投票刚结束就火力全开,直戳“内参民调”的猫腻,连朱立伦、黄健
【2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