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健林及万达集团再涉法律纠纷,相关案件引发关注。 据10月15日

高干评世界 2025-10-17 19:42:16

近日,王健林及万达集团再涉法律纠纷,相关案件引发关注。 据 10 月 15 日公开的工商资料显示,原告海南万骏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起诉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案,已确定于 11 月 3 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海南万骏的股权结构显示,其由万科旗下深圳市盈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 70%,珠海横琴万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30%,本质是万科参与诉讼的主体。 这场纠纷的源头可追溯至 2019 年的合作项目。 当年,万达与长春市政府签订协议,计划投资 200 亿元打造 “长春国际影都” 项目,随后引入万科共同开发,万达负责文旅板块,万科负责住宅板块。 2020 年,海南万骏通过增资进入项目公司长春北方影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15%,并于 2019 年 9 月、2020 年 6 月分两次向万达地产支付共 50 亿元合作款。 2021 年 6 月,万科决定提前终止合作,万达此后返还万科 52.4 亿元资金,但双方在投资款善后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财务纠纷。 万科方面认为,已收到的 52.4 亿元中,40 亿元为本金,12.4 亿元为 50 亿元资金使用两年半的利息,此次诉讼追讨的 13.8 亿元包含 10 亿元本金、493 万元利息及 3.77 亿元罚息。 万达则提出不同主张,称 50 亿元本金已全部归还,并支付 2.4 亿元收益,未按合同付足利息有两点原因:一是单独承担约 100 亿元基础设施配套投资,二是万科获得的 68 万平方米土地楼面价仅 3300 元 / 平方米,较相邻华润地块便宜 2400 元 / 平方米,享受 16.3 亿元成本优惠。 万达认为,2.4 亿元收益加 16.3 亿元成本优惠合计 18.7 亿元,对应 37.4% 的回报率,若再支付 13.8 亿元,万科两年半收益将达 32.5 亿元,回报率高达 65%,因此拒绝该诉求。 2023 年 6 月 5 日,万科申请冻结万达持有的大连万达商管约 19.79 亿元股权,冻结期限至 2026 年 6 月 4 日,当时万达称双方纠纷金额仅约 10 余亿元,认为冻结金额远超争议范围。 此次合同纠纷并非万达近期唯一的法律压力,其被执行人信息已累计达 10 条,累计被执行金额约 52.62 亿元,另有 52 条股权冻结记录。 仅 2025 年 8 月以来,万达就因两起案件分别被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强制执行 24 亿元和 4 亿元,9 月 8 日又新增一则 4 亿余元的被执行人信息,由北京金融法院立案。 更受关注的是,9 月 26 日,万达及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相关案件案号为 (2025) 甘执恢 249 号,执行标的 1.86 亿元,立案日期为 7 月 16 日,被执行人还包括武汉两家万达关联公司。 2023 年从上海松江万达广场开始,至 2024 年万达已出售超 30 个项目,2025 年节奏加快,年初就出售 7 座万达广场,5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联合体收购万达商管旗下 48 座万达广场,涉及 39 个城市,对应资金超 200 亿元。 截至 2024 年底,万达在全国开业 513 座万达广场,但自持比例约 60%,目前可出售的万达广场仅剩 200 座左右。 除万达广场外,万达还出售了多项重要资产:2024 年 4 月以 24.9 亿元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100% 股权卖给同程旅行,7 月以 2.4 亿元向中国儒意转让快钱金融 30% 股权;2023 至 2024 年,中国儒意及其旗下公司通过受让获得万达投资 100% 股权,间接成为万达电影实控人;王健林还陆续转让美国传奇影业、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海外资产。 从企业运营现状看,万达集团官网显示其产业涵盖商管、文旅、投资三大板块,经多次股权变动后,万达商管持股比例已降至 40%,由太盟集团等联合持股 60%。 目前万达对外投资存续企业 24 家,持股超 50% 的 15 家,王健林控制的存续企业 76 家,对外投资 11 家企业中仅 6 家存续。 对于系列法律纠纷及资金压力,万达集团尚未对外发布正式回应,市场持续关注其如何应对被执行问题、解决股权冻结及缓解资金紧张。 即将于 11 月 3 日开庭的海南万骏诉万达案,法院判决结果不仅影响双方权益,也可能左右万达后续经营策略与发展方向。 而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持续,万达的境遇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其资产处置成效与法律纠纷进展仍需持续跟踪。 信源:王健林与万达因合同纠纷被告

0 阅读:16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