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据环球网报道,德国联邦内阁批准法律草案,2026年1月起推“主动养老金”,67岁后继续工作者每月最多2000欧元收入免税,仅需交约220欧元健康护理费,目的是缓解技术工人短缺,这计划由基民盟提出,上周联盟党和社民党刚敲定细节。 德国议会国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触目惊心:豹2坦克维修厂的高级技师平均年龄58岁,212型潜艇焊接工段有41%员工将在三年内退休。更致命的是知识断层——新一代工人要完全掌握潜艇耐压壳体焊接技术,至少需要15年跟师学习。 莱茵金属公司的内部数据更直观:生产PzH-2000自行火炮的装配线上,能校准火控系统核心组件的技师只剩12人,其中9人超过60岁。这些老师傅的手艺,直接关系到德军装备的战备率。 每月2000欧元免税额度经过精密测算。德军装备维护岗位平均时薪42欧元,老师傅每月工作100小时正好触及免税线。这种设计既保证老师傅收入,又避免他们过度劳累。 更巧妙的是健康护理费设计,每月220欧元恰好覆盖企业为高龄员工购买的专项保险,这笔钱最终流入德国公立医疗体系,形成资金闭环。既保障老师傅健康,又减轻企业负担。 基民盟推动此法绝非偶然。该党大佬、前国防部长沙尔平现任莱茵金属公司顾问,他比谁都清楚:没有老师傅,德国军工就玩不转。社民党之所以爽快支持,是因为其传统票仓——鲁尔区的军工厂面临最严重的技工荒。 法案谈判中最焦着的细节是健康护理费。最终定为220欧元,是因为这相当于护理保险的半价,既体现对长者关怀,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过大负担。这种精算平衡,足见德国人的严谨。 乌克兰战场给德国上了深刻一课。送去的PzH-2000自行火炮,因为乌军缺乏保养经验,故障率远超预期。最后不得不派德国老师傅冒着炮火前线维修。这事让德军总参谋部惊出一身冷汗:要是老师傅都退休了,以后谁去战场修装备? 更震撼的是豹式坦克案例。波兰前线的豹2A4出现履带问题,当地技工修了三天没搞定,德国老师傅视频指导十分钟解决。这种经验差距,不是新技术能弥补的。 法国最近酸溜溜地说德国搞“技术保护主义”。真相是,法国军工也面临同样问题,但没德国这样的财税手段。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欧洲军工企业高级技师平均年龄,德国59岁,法国61岁,意大利63岁——整个欧洲都在变老。 德国这招其实给欧洲打了样,预计明年欧盟会推出“欧洲银发技师计划”,用欧盟结构基金帮各国留住老师傅。这将是欧洲防务自主化的关键一步。 德国不是没想过引进年轻技工。但土耳其裔三代移民更愿当网红,叙利亚难民通过语言关就要三年。更麻烦的是安全审查:军工岗位要查三代背景,多数移民不符合条件。 最打脸的是,德国曾高薪聘请美国F-35技师,结果人家嫌德国税高走了。这次免税政策,分明是吸取了教训。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用机器人?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试过用机械臂装配机枪塔,但复杂工况下的公差调整,AI至今解决不了。老师傅用手一摸就知道哪里要微调,这种经验AI学不会。 更现实的是成本。一条自动化坦克生产线要30亿欧元,而留住老师傅每年只需2400万欧元免税额度。这笔账,德国人算得门清。 美国洛马公司派人来德国取经,但发现学不了——美国军工靠巨额预算,德国靠工匠精神。日本三菱重工更感兴趣,但他们老龄化更严重,连老师傅都快没了。 中国军工企业则在默默研究此政策,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内部报告指出,中国高级技师退休潮五年后到来,德国今天的困境就是中国明天的镜子。 德军总监察长上将最清楚此政策的价值。“机会犹如闪电,必须用准备之手捕捉。”留住老师傅,就是为未来冲突做准备。 更深远的是技术传承。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比任何培训体系都有效。德国军工的百年口碑,靠的就是这种手把手教出来的工匠传统。 当德国内阁通过这份养老金法案时,他们实际上签署了一份国防保证书。在导弹横飞的时代,最强大的武器有时不是新技术,而是老师傅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德国用财税政策证明:国家安全,最终要靠人来守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德国推“主动养老金”,鼓励员工退休后继续工作 2025-10-17 06:45·环球网
快报快报加拿大总经理突然宣布!10月17日,加拿大宣布对原产于东方大国的石油
【32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