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9年,一位82岁的老奶奶来到重庆白公馆,她走到一张男子的照片下,突

韫晓生 2025-10-16 16:54:15

[微风]1999年,一位82岁的老奶奶来到重庆白公馆,她走到一张男子的照片下,突然,停下脚步,眼泪婆娑地来回抚摸照片,哭着说道:“我来看你来了。” (信源:百度百科——许晓轩) 1999 年的重庆,秋风吹得白公馆的梧桐叶沙沙响。一位 82 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走进纪念馆。 她头发花白,脊背有些佝偻,眼神却格外亮——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里,来见那个分别了半个多世纪的人:她的丈夫,红岩烈士许晓轩。 走到展厅的一面照片墙前,老奶奶突然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落在一张黑白照片上,照片里的男子穿着朴素的衣服,眼神坚定,嘴角带着淡淡的笑。那是年轻时的许晓轩,是她藏在心里一辈子的模样。 没等家人开口,老奶奶就伸出颤巍巍的手,轻轻拂过照片的玻璃面,一遍又一遍,像是在抚摸丈夫的脸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淌,滴在衣襟上。 她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却一字一句地说:“晓轩,我来看你来了……” 周围的游客都停下了脚步,没人说话,只有老奶奶压抑的哭声,在安静的展厅里显得格外清楚。 许晓轩是著名的红岩烈士,也是小说《红岩》里许云峰的原型之一。 1938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负责传递情报、组织群众。 1940 年,因为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逮捕,先后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在狱中被关押了 11 年。 这 11 年里,许晓轩受尽了折磨,敌人用酷刑逼他招供,他却始终没透露半点党的秘密。 他还在狱中带头组织难友们斗争,鼓励大家坚持下去,说 “我们的信仰,绝不会被打垮”。 1949 年 11 月 27 日,重庆解放前夕,许晓轩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 33 岁。 而这位老奶奶,是许晓轩的妻子姜绮华。当年许晓轩被捕时,他们的孩子才刚出生没多久。姜绮华一个人带着孩子,既要躲避敌人的追查,又要盼着丈夫回来,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她以前只知道丈夫被关在白公馆,却从没敢来这里 —— 她怕触景生情,更怕面对丈夫牺牲的事实。 直到 1999 年,孩子劝她:“妈,咱们去看看爸吧,告诉他,咱们现在过得很好。” 姜绮华才下定决心,来到这个让她牵挂了几十年的地方。 在许晓轩的照片前,她站了很久,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旧手帕,那是当年许晓轩送给她的,她保存了一辈子。 她对着照片,絮絮叨叨地说着话:“晓轩,孩子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你放心吧…… 现在日子好了,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我把咱们的故事,都讲给孙子听了,他们都知道,爷爷是个英雄……” 说到这里,她又哭了,这次的眼泪里,有思念,也有欣慰。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姜绮华奶奶那天在展厅里待了整整一下午。 她不仅看了许晓轩的照片,还看了他在狱中写的信的复印件。 信里有句话:“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坐牢的决心,现在还是这样。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他们的孩子)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姜绮华看着信,手指一遍遍划过那些字,眼泪滴在了复印件上。 后来,姜绮华还去了许晓轩当年被关押的牢房。牢房很小,只有一张木板床,墙上还留着当年难友们刻下的痕迹。她坐在床边,闭上眼睛,像是在感受丈夫当年在这里的日子。 家人劝她:“妈,别太难过了,爸要是知道你来看他,会高兴的。” 姜绮华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哭:“我就是想他,想跟他说说话……” 其实,像姜绮华和许晓轩这样的故事,在红岩烈士中还有很多。他们为了信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留下家人独自承受思念。 而这些家人,用一辈子的坚守,传承着他们的精神。姜绮华后来还经常给孩子们讲许晓轩的故事,说 “你爸虽然走得早,但他的信仰,我们要一直记在心里”。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还知道哪些红岩烈士的感人故事?看完姜奶奶和许晓轩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也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烈士 —— 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