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报道,重庆一女子在药店买三黄片,店员称一盒18元,当她拿出医保卡后,

霁雾阙任 2025-10-16 11:56:41

10月11日报道,重庆一女子在药店买三黄片,店员称一盒18元,当她拿出医保卡后,店员却改口称医药要26元。女子不解问为什么,被告知是“行规”……     邓大姐(化名)有点上火,想着去家附近的药店买盒三黄片降火,可没成想,就这么个常见药,却让她遇上了糟心事。     那家药店她平时也常去,是连锁店,门口还贴着“医保定点”的牌子。     她一进门,问柜台后的小伙子:“有三黄片吗?给我拿一盒。”   店员没多说,从货架上拿下来一盒递给她,说:“18块一盒。”     邓大姐点点头,觉得这价挺正常,平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她伸手去口袋掏钱包,结果一翻才发现今天出门忘带现金了。     于是抬头问了一句:“那我刷医保卡行不行?”     店员愣了一下,表情也跟着变了,没像刚才那样热情。他接过医保卡,熟练地在机器上刷了一下,看着屏幕,然后抬头淡淡地说:“刷医保要26块。”     “啊?刚才不是说18吗?”     邓大姐一下子愣住了,差了8块钱,能买半斤菜呢。她皱着眉问:“咋一刷医保就贵了?这不是一个药吗?”     店员也不慌不忙,说:“现金价跟医保价不一样,刷医保走系统,要贵点。”   邓大姐有点不信,又问:“那钱不都是我自己交的医保吗?为啥还要多付?”   店员摊摊手:“就这样,规定是这样。”     邓大姐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火气直往上冒。她把卡收回去,说:“那我不刷了。”把药放回柜台,转身就走。     走到门外,她越想越气,干脆拐到旁边另一家药店问了下,同样的三黄片,人家才卖16块。     她气得直嘀咕:“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嘛?医保卡的钱也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他们咋好意思多收?”     回家后,邓大姐把这事跟邻居们一说,大家都炸开了锅。     有人说买感冒药也遇到过,刷医保反而比现金贵,还有人说买止咳糖浆,明码标价的药到了结账台就变成“医保价”。   邓大姐越听越生气:“咱交医保是为了方便,不是让他们趁机抬价。”     她后来还特地去查了下相关规定,才知道药店要是搞这种“双价”,其实是违规的。     想到这里,她决定第二天去市场监管局举报那家药店,“不求赔钱,就想让他们别再坑人。”     那天的事儿之后,邓大姐每次去买药,第一句话都是:“医保价和现金价一样不一样?” 她说:“不问清楚,我都不敢刷卡了。”     邓大姐把这事发到网上,结果评论区炸了锅。     不少人都说自己也被坑过。     有网友留言说,他买止咳药标价26元,刷医保被扣了35元,还有人晒出小票说:“买阿莫西林,现金22,刷医保29。”     网友纷纷吐槽:“这不叫卖药,叫薅医保羊毛!”“医保的钱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     后来有业内人士出来解释,说药店刷医保的钱得先走医保系统,到账要等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药店还要垫钱、交手续费。     为了省事儿,他们就把这笔成本转嫁给顾客。     更糟的是,他们知道很多人对医保账户的钱没概念,觉得“反正不用也放着”,于是敢明目张胆地涨价。     可这哪是什么“行规”,明明就是违规。     近日,国家医保局也出手了。     已经发文要求各地严查“医保阴阳价”,把这种行为列入重点整治范围。     查实后,药店可能被约谈、暂停医保结算,严重的要取消定点资格,还可能被追回医保基金。     重庆当地的医保部门也提醒,老百姓买药时遇到这种情况,完全有权要求药店出示进销存记录,核对进货价。     如果发现明显差价,可以直接拨打12315举报。     邓大姐后来也说:“以后我买药,第一句话肯定先问,刷医保多少钱,不刷多少钱。”     医保本来是国家给老百姓的保障,不是药店用来打算盘的工具。     那些想靠“行规”多赚一笔的药店,也该知道这次国家动真格了。     咱老百姓的钱,哪怕是卡里的,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央广网

0 阅读:133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