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重庆开会时,蒋介石提出让毛泽东担任省长。毛泽东平静地问道:“委员长要我担任哪个省的省长?”蒋介石回答:“新疆。”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这么多年了,看来委员长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啊。”[无辜笑] 日本投降后,中国工业产能只剩战前一半,两千多万亩耕地荒废,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给延安发去三封邀请电报,请毛泽东到重庆谈谈战后怎么办。 8月28日毛泽东带着周恩来等人飞抵重庆,这一飞就是43天的拉锯战,国民党方面开局就端出个难题,要求共产党交出全部军队和根据地,自己却不拿出任何实质方案。 谈了几轮下来,蒋介石突然抛出个建议:让毛泽东去当新疆省主席,中共代表团当场回绝,因为这等于把人支到边疆孤立起来。 美国人也掺和进来调停,他们提出按7比1的比例整编国共军队,要求共产党把部队压缩到12个师,后来虽然松口到14个师,但核心矛盾根本没碰,到底谁说了算,军队听谁的。 谈判桌下的暗流更凶险,中共代表团住的红岩村曾家岩,每天都有国民党特务在周围盯梢,中共这边也安排了警卫班子,连毛泽东出门散步的路线都要提前勘查,表面上双方在宴会上推杯换盏,私底下都清楚这场谈判很难谈出结果。 10月10日签下《双十协定》时,双方都在纸面上同意“和平建国”,可协议墨迹还没干透,各地的军事摩擦就接二连三爆发了。 1946年内战全面打响,国民党军队账面数据确实吓人,430万总兵力,美国刚援助的坦克、大炮、运输机应有尽有,蒋介石的参谋们预计三到六个月就能解决问题,头一年确实打得顺风顺水,拿下了不少解放区城市。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民党在东北的50万精锐部队三个月就垮了,紧接着淮海战役,徐州一线又陪进去55万人,这两仗打完国民党的家底基本掏空,兵力从430万锐减到200万出头。 反观解放军这边,从120万人迅速扩充到400万,大批战俘经过教育后补充进来,缴获的美式装备也武装了主力部队,到1949年初,国民党手里只剩115万正规军还能打仗。 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开始琢磨退路,1949年初他派人秘密运送黄金白银到台湾,故宫文物也分批装船,许多将领还在前线打仗,家属已经被悄悄送走了,川军将领刘文辉后来回忆,当时很多人是被“请”上船的,说是开会结果直接去了台湾。 最终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大约60万人,其中20多万是临上船前在各地抓的壮丁,根本没经过训练就穿上了军装,海军带走50多艘军舰,空军飞走400多架飞机,这些是蒋介石保命的底牌。 到台湾后,蒋介石搞了次大清洗,原本31个师压缩成21个师,非嫡系将领能撤的撤、能换的换,关键位置全换上黄埔系的人,1950年代初他几次叫嚷要“反攻大陆”,还制定了什么“国光计划”,但都因为实力不济和美国不支持而不了了之。 部队缩编也没能提升战斗力,士兵多数是仓促征召来的,训练跟不上,士气更谈不上,将领们也各怀心思,西北军、晋绥军的旧部对蒋介石心存芥蒂,明争暗斗不断,到后来,所谓的“反攻”就彻底成了口号。 回头看这段历史,重庆谈判时双方都留了后手,表面谈和平暗地备战,最终协议成了废纸,打仗不能光看账面实力,国民党军队装备好、人数多,可老百姓不买账,士兵不愿卖命,再多的枪炮也没用。 网友们议论纷纷: “老蒋这招太明显了,新疆离中央远,想把人架空啊!” “看完才知道当年谈判这么多细节,课本上就几句话带过。” “果然还是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谈不拢就只能战场上见了。” “带60万人去台湾,其中20万还是临时拉壮丁,这操作绝了。” “说实话,要是当年共接受了省长的位置,现在中国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赫尔利这么偏袒国军,美方调停压根没想公平对待。” “最惨的是那些被胁迫去台的将领,家属都被当人质了。” “《双十协定》签了个寂寞,老蒋压根没打算执行。” 如果当年毛泽东接受了新疆省长一职,您认为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有关重庆谈判的权威文献
陈云晚年回忆说,遵义会议上有两个人反对毛主席。一个是凯丰,他反对最坚决,态度最明
【2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