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石破茂以为自己辞职,高市早苗就顺理成章的接班了,然后他就可以甩掉包袱了。 这包袱是自民党 “两院失守” 的执政困局,是党内派系撕裂的遗留矛盾,也是民众对物价上涨、政策摇摆的不满情绪。 他本想借着战后 80 周年谈话定调历史议题,给自己留个 “理性保守派” 的名声,再交棒 26 年的盟友高市早苗,全身而退。 石破茂的算盘打得当初估计噼啪响,毕竟两人在自民党绑定多年,9 月总裁选举前的民调里,高市早苗还以 25% 的得票率领先小泉进次郎,在右翼支持者中更是有压倒性优势,怎么看都是无缝衔接的局。 哪想到高市早苗 10 月 4 号刚当选自民党总裁,才四天就把合作 26 年的公明党给逼走了。 公明党本就看不惯她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的右翼做派,两党在修宪、历史认知上的裂痕早有苗头,只是靠着选举利益勉强维系同盟。 结果她上台第一件事就 “论功行赏”,把三个关键职位塞给 “麻生派”,还让深陷 2700 万日元黑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当代理干事长 —— 这人的秘书都已被起诉,却手握党内二号实权。 公明党之前反复催自民党管控政治献金,反倒被怼 “地方议员接受捐款是生命线”,彻底惹毛了党首齐藤铁夫。 10 月 10 号两人谈了一个半小时就崩了,公明党当场宣布结束联合执政,26 年盟友说散就散。 新华社 11 日发文分析,这不仅是人事和政策矛盾,更是保守派与自由主义理念的根本冲突,直接给日本政坛埋下乱局隐患。 这一下高市的首相之路踩了急刹车,众议院要 233 票才能当选,自民党只有 196 席,以前靠公明党 24 席凑数,现在人家不仅不帮忙,还放话要投自己党首。 更糟的是在野党闻风而动,立宪民主党带着 148 席拉上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推统一候选人,能凑 210 票,比自民党还多 14 票。 原本 10 月 15 号的国会投票,只能急着推迟到 20 号之后,《日本经济新闻》直言,日本已进入 “无党能单独执政” 的多党化时代。 日本政坛直接陷入 “政治真空”,石破茂还是首相,高市只是总裁,一个想退一个接不住,政府一堆事全停了。 10 月 14 号的内阁会议上,连汽油税减免的 1.5 万亿日元缺口都没人敢拍板,地方防灾预算审批停滞,北海道已发文 “冬季应急物资储备无保障”。 外交上更尴尬,10 月底东盟峰会、特朗普访日、APEC 峰会连着三场活动,现在连定调的首相都没有,美国白宫发言人已公开询问 “日方沟通渠道”,韩国使节也频频致电催问对接事宜。 《朝日新闻》评论,这是平成以来最狼狈的外交空窗期。 石破茂想甩包袱哪儿那么容易?自民党内部早吵成一团,小泉进次郎派系骂高市 “毁了党”,麻生派忙着巩固权力,地方支部联名让他留任收拾烂摊子。 他要是撒手不管,自民党可能丢光 25 个地方选区席位,自己 “理性保守派” 的名声也得泡汤。 14 号他私下见齐藤铁夫道歉,却拿不出解决黑金丑闻的方案,反遭冷遇。 更棘手的是,政坛乱局还撞上了资源危机。 12 日《日经新闻》披露中国稀土新规后,经济产业省 14 号紧急盘点库存,发现东京威力科创等企业的重稀土只够撑 45 天。 日本 90% 的镝依赖中国进口,台积电芯片里的中国稀土库存仅够 30 天,而日本本土分离产能连需求 5% 都不到,越南、澳大利亚的替代渠道全是轻稀土,根本顶不上用。 在野党还在借机加码,立宪民主党 14 号抛出 “先推中立人士过渡” 的提议,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则放话 “有当首相的决心”,要求在野党向自己的政策靠拢。 各方都在盯着第二轮投票,政治角力比之前更激烈,可民生和产业的窟窿却越拖越大。 10 月 14 号的东京街头,抗议民众举着 “停止内耗”“保障物资” 的标语,NHK 民调显示 62% 的人觉得 “政治真空比无首相更可怕”,51% 担心稀土断供引发家电涨价。 石破茂千算万算,没算到盟友把牌打烂,自己卸任不成反被绑得更紧。 这包袱不仅没甩掉,反倒因为高市的操作变沉了。 14 号傍晚他在自民党总部待了三个小时,出来时脸色铁青,只说 “会与各党派沟通”。 可谁都清楚,在多党化时代的新困局里,这沟通不过是拖延时间,真正的解决之道,早在他选择交棒高市、回避党内深层矛盾时,就已经没了踪影。 信源: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无意继续留任-财经时讯
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石破茂以为自己辞职,高市早苗就顺理成章的接班了,然后他就可以
高干评世界
2025-10-14 16:41:5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