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强烈呼吁马化腾关闭游戏,这背后是满满的无奈。2019年“游戏障碍”被列为疾病,10 - 18岁人群是游戏成瘾高发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报告显示,76.3%的学生小学就接触网游,中小学生沉迷比例逐年上升。腾讯在国内网游市场份额大,2019年占移动游戏市场44.8%。 游戏成瘾危害太多,孩子成绩下降、精神不集中,亲子关系变差。孩子为玩游戏六亲不认,和父母拳脚相向。 大家盯着马化腾喊停游戏,真不是跟一家企业过不去,是看着自家孩子眼里只剩屏幕光、耳朵听不进人话的样子,心都揪成了一团。就像小区里的张姐,她儿子三年级时跟着同学接触了腾讯的《王者荣耀》,一开始说好每天玩半小时,结果没过俩月,孩子就偷偷记下爷爷的身份证号解绑了防沉迷。晚上等全家睡了,他躲在被窝里刷战绩,第二天上课趴在桌上睡觉,数学成绩从90多分掉到及格线,老师找家长谈话时,张姐拿着试卷手都在抖。 你以为家长没管过?张姐试过拔网线、藏手机,可孩子能跟她闹绝食,甚至趁她不注意摔碎了家里的碗碟,哭着喊“你就是不想让我好过”。这种时候,家长哪是在跟孩子对抗,分明是在跟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游戏瘾”较劲。而腾讯作为市场占比近半的行业龙头,它的游戏产品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在孩子的生活里——同学间聊的是英雄皮肤,课间比的是段位等级,甚至有些孩子凑钱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让老板帮忙代刷游戏任务,就为了在班里“有面子”。 后来腾讯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说是能实时监控孩子的游戏时长,可实际用起来哪有那么顺?有家长反映,孩子会找借口说“老师要人脸识别打卡”,骗着家长扫脸解锁;还有的用AI换脸软件蒙混过关,防沉迷系统成了“防家长系统”。不是家长不想管,是管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孩子钻漏洞的速度,更赶不上游戏迭代的速度。 其实谁都明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游戏不公平。可当76.3%的孩子小学就触网,当忙碌的家长没时间陪孩子,当社区里的 playground 空荡荡、线上的游戏世界却热闹非凡,游戏就成了孩子最容易抓住的“陪伴”。家长呼吁的哪里是关闭游戏,是希望企业能真的把“保护青少年”落到实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上;是希望能有更多比游戏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拉着孩子回到现实世界里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少家长强烈呼吁马化腾关闭游戏,这背后是满满的无奈。2019年“游戏障碍”被列为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4 01:37:45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