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不是苏联!千万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他之所以没有和中国开战,因为他还有资本能撑着,但哪天真的无路可走了,老美很可能会率先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擦边球。 很多人觉得美国开战决心大,无非是看它军费年年创新高,2025年都突破9000亿美元了,航母战斗群还在全球晃悠。可军费高不代表就能随便打仗,这笔钱里一大半都花在维持现有军事体系上,比如给11艘航母做保养,给F-35换零件,真正能拿出来搞新冲突的机动力量没那么多。 美国现在之所以还能撑着,核心是美元霸权还没彻底松动。它能靠印钱买全球商品,靠国债转嫁危机,2024年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照样有人买单。但这招也不是无限用的,中国、日本这些主要持有国一直在悄悄减持,沙特甚至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美元的根基正在被慢慢挖。 真要开战,美国首先得想清楚打什么规模的仗。跟中国这种级别的对手打局部冲突?比如在台海或者南海?那它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区域拒止能力够不够。中国的东风-21D、东风-26导弹可不是摆设,2023年美军太平洋舰队演习时,模拟的就是在导弹威慑下如何展开行动,结果参演舰艇的存活率还不到三成。 打全面战争?那更是天方夜谭。且不说核武器互相威慑的问题,光是常规战争的后勤补给就能让美国头疼。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小到子弹零件大到军舰雷达,都能自己造。美国呢?很多军工企业的供应链都依赖海外,比如F-35的芯片有三成来自中国台湾,真开战了这供应链一断,战机都没法量产。 美国国内的矛盾更是绕不过去的坎。2024年总统大选刚过,两党恶斗还没停,民主党骂共和党搞贸易保护搞垮了制造业,共和党怼民主党福利政策拖垮了财政。这种时候要是开战,光是军费分摊、征兵动员这些事就能让两党吵翻天,老百姓也不买账,2023年民调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反对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 有人说美国无路可走就会开战,可它现在真没到那步。虽然制造业回流喊了好几年没见成效,科技领域的芯片禁令也没能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它手里还有牌可打。比如搞盟友围堵,拉着G7搞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产业链上孤立中国;再比如在科技领域搞技术封锁,限制对华出口高端光刻机。这些招虽然效果有限,但至少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就算真到了“无路可走”,美国也未必会选开战这条路。当年苏联解体前经济都崩溃了,也没敢轻易动武。美国比苏联更懂利益算计,开战意味着美元霸权可能彻底崩塌,因为一旦冲突爆发,全球各国都会加速抛售美元资产,寻找更安全的避险货币。这对靠美元吃饭的美国来说,比输掉一场战争还可怕。 再看看美军的实际战备状态。2024年美国陆军的征兵缺口达到了1.5万人,海军舰艇的妥善率还不到70%,很多驱逐舰因为维修不及时只能趴在港口里。空军的F-15机群平均机龄都超过30年了,飞行员训练小时数也比中国空军少了近20%。这种状态下,美军真有把握打赢一场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吗? 而且中国也不是吃素的。这些年中国军费虽然没美国多,但都花在了刀刃上,比如发展高超音速导弹、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作战系统这些不对称优势领域。2023年中国海军下水舰艇总吨位超过美国,空军的歼-20列装数量也突破了300架,火箭军的导弹库更是能覆盖西太平洋的所有美军基地。 美国那些政客嘴上喊得凶,心里比谁都清楚开战的后果。他们所谓的“开战决心”,更多是用来吓唬人的政治手段,是为了在国内捞选票、在国际上拉拢盟友。真要让他们按下战争按钮,他们得先问问华尔街的资本家答应不答应,问问美国民众答应不答应,问问自己的军事实力撑不撑得住。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虽然不敢轻易开战,但搞“擦边球”的概率还是有的,比如派军舰闯南海岛礁12海里、派侦察机抵近侦察、甚至在台海搞“过境”挑衅。这些动作虽然不是全面战争,但也可能引发局部冲突,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充分准备。 总的来说,美国不是没开战的心思,但它有太多现实制约。它的霸权还没到崩塌的最后时刻,国内矛盾、军事实力、经济利益这些因素都让它不敢轻举妄动。与其说它在憋大招准备开战,不如说它在绞尽脑汁维持现状。只要我们稳住自己的节奏,继续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所谓的“开战决心”终究只是纸老虎。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1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