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讽刺了。咱们的子弟兵在中印边境那恶劣环境中坚守,可他们身后国内印度人却在扎堆狂欢,说好的尊重习俗,尊重中国,遵守中国的规定去哪了? 这不是小事,是试探,是在凝聚,是入侵。我们刚自信起来,把西方的圣诞节不当回事,这印度人又聚集起来搞洒红节,和我们少数民族的摸黑节有异曲同工之处,还在向各个城市漫延,大有席卷整个中国的样子。 洒红节在印度叫胡里节,是他们的传统新年,寓意驱散阴霾迎接春天,本身是祈福的节日。2024年3月成都的庆祝活动,就是互相涂抹颜料载歌载舞。 所谓“向各个城市漫延”并无实据。公开信息里,近年国内仅有成都出现过相关小型聚集,没有其他城市跟风的报道,更谈不上“席卷”。 把这种文化活动说成“入侵”,实在有些牵强。2025年春节,中国接待175个国家入境游客超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外国朋友体验年俗成时尚。 中印边境的局势也并非剑拔弩张。2024年10月,双方达成边界巡逻协议,一线部队已开始撤退,外交部明确表示进展顺利。 子弟兵坚守边疆,守护的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是不容动摇的底线。他们的牺牲奉献,正是为了让国内能有开放包容的环境。 陈祥榕、肖思远等四位英雄的事迹震撼人心,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这份守护,从来不是为了封闭,而是为了让家园更有底气接纳多元。 中国对外国人在华活动有明确规定,《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早已明晰权责。任何活动只要依规报备、不扰民生,就受法律允许。 成都那场洒红节,有人质疑报备和垃圾处理问题。这些监督值得肯定,但尚无证据显示活动违反规定,更谈不上“不尊重中国”。 我们把圣诞节不当回事,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而非排斥所有外来文化。摸黑节是少数民族传统,洒红节是外国习俗,本质都是节日祝福。 开放从来不是单向的。2025年春节,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24.54%,这背后是中国的吸引力与包容度。 真正的自信,是既能坚守主权底线,又能从容接纳合法的文化交流。边境的坚守与国内的开放,本就是国家实力的两面。 那些担心“试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必过度敏感。中国38个国家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正是自信的证明。 若真有活动违规,相关部门绝不会坐视不管。就像规范国内节庆活动一样,外国习俗在华传播,必须守中国的规矩。 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哪些是真心过节,哪些是别有用心,其实不难分辨。多数外国朋友的庆祝,并无恶意。 把个别文化活动与边境问题捆绑,容易陷入对立思维。中印在边境的协商与国内的文化交流,本就分属不同层面。 我们尊重任何合法的习俗,前提是对方也遵守中国的规定。这不是妥协,而是大国应有的气度与原则。 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安宁,值得我们格外珍惜。这份安宁里,既该有边疆的稳固,也该有正常的文化往来。 所谓“凝聚”“入侵”的说法,缺乏事实支撑。文化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靠聚集狂欢,而是靠相互尊重的交流。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来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难免有各种文化碰撞。守住规矩、保持自信,就不怕任何风浪。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太讽刺了。咱们的子弟兵在中印边境那恶劣环境中坚守,可他们身后国内印度人却在扎堆狂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2 13:52: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