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表示:“现在有机会真正摧毁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并惩罚始作俑者。” 在接受《世界报》(Welt)采访时,他强调,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已经在为摧毁俄罗斯经济做出贡献,但也有必要对那些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人,以及那些出售“让俄罗斯军工复合体能够继续生产武器系统、弹药等”的零部件、芯片和零件的人采取行动。 彼得雷乌斯还提到,明年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的资金将告罄,因此现在是欧洲和美国实施新制裁的大好时机。 这位四星上将的言论像一把淬火的军刀,瞬间划破了国际舆论的帷幕。战争经济摧毁论背后,藏着更深的博弈——当乌克兰无人机在俄罗斯炼油厂上空化作火雨时,西方会议室里的制裁文件正堆成新的武器库。 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这个蓄水池即将见底的消息,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连夜修改预测模型。去年该基金规模还维持在1870亿美元高位,如今却像漏气的轮胎般急速萎缩。能源收入占俄财政预算四成的结构痼疾,正被精准刺穿。 但欧洲的冬天始终是道难解的题。尽管欧盟信誓旦旦要摆脱俄能源,去年仍悄悄进口了19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那些在布鲁塞尔签署制裁令的手,同样签着哈萨克斯坦转口贸易的豁免文件。 彼得雷乌斯没明说的是这场经济战的第二战场。每块运往远东的芯片都可能变成莫斯科郊外兵工厂的激光瞄准仪,香港的报关单上永远写着“民用电子产品”。这种猫鼠游戏让制裁变成了漏网的筛子。 克里姆林宫的红木桌上,东方经济伙伴的合作协议堆得越来越高。当美元结算受限,人民币和卢比正在伏尔加河畔开辟新航道。这种突围让彼得雷乌斯的“摧毁”计划显得过于理想化。 战争经济最残酷的悖论在于:制裁在削弱卢布的同时,也让全球小麦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开罗贫民窟里买不起面包的主妇,不会关心黑海舰队发射的是北韩导弹还是伊朗无人机。 或许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制裁疲劳症。当第12轮制裁令出台时,柏林汽车配件商的抱怨声几乎掀翻商会屋顶。这种蔓延的倦怠感,比石油限价令更容易被突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乌克兰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称:俄罗斯希望,朝鲜人以志愿者身
【10评论】【11点赞】
鱼才彤
俄乌战争其实对美国是有利的,起码不用担心欧洲会崛起。
悟天克斯555
俄罗斯的底蕴深厚,不说还有核武,那怕资金和常规武器吃紧,手中也还有很多牌,比如卖远东,或者促成蒙古回归,出这些牌,有很大可能换取我国的大量资金资源,甚至直接开放武器支援。
用户10xxx02
俄罗斯,叫战争民族,是能够连续打上几十年战争的
几时蝴蝶梦中见
把北方四岛卖给我们好了
老冯 回复 10-12 22:42
我觉得北方四岛没开发价值,库页岛、关岛、夏威夷群岛这些更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