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朴树的母亲对他说:“你已经在家啃老5年了,要不要出去刷盘子养活自己?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11 18:49:09

1998年,朴树的母亲对他说:“你已经在家啃老5年了,要不要出去刷盘子养活自己?”朴树却说:“我写两首歌,包赚不赔! ”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出生在南京,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父亲研究地球物理,还参与过国家级的双星探测计划;母亲是中国最早一批计算机专家,家里书架上总是堆满了学术书,客厅里不时传来讨论科研的声音,按理说,朴树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朴树小时候和别的学霸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样,他不爱泡在书堆里,更喜欢听音乐、弹吉他,哥哥留下的老吉他成了他最喜欢的玩具,小学的时候,他成绩不错,还当过班长,可到了小升初,命运和他开了个小玩笑。   那次考试,满分200分,他考了173分,北大附中的录取线是173.5分,硬生生差了半分,父亲不死心,到处托关系,忙了一个月也没能帮他挤进去,最后,朴树只能去了北大二附,对他来说,这件事像个疙瘩埋在心里,从那之后,人变得沉闷了不少。   家里人发现他不怎么笑了,母亲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是青春期忧郁,那段时间,朴树几乎没什么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音乐成了他的出口,他自学吉他,跟着磁带反复练习,没想到还挺有天赋,家里对他学音乐并不支持,父亲希望他像自己一样当科学家,母亲也觉得学音乐不靠谱,但他们没有强行阻拦。   后来,父亲和他约定,只要考上大学,家里就不再干涉他玩音乐,1993年,朴树考进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对父母说,自己是为了他们才去读的,其实他心里早就不想上学了。   进了大学,朴树也没怎么用心学习,他常常翘课,抱着吉他窝在宿舍角落写歌,周末,他会去酒吧驻唱,赚点零花钱买磁带,时间一长,他越来越觉得大学生活没意思,大二那年,他鼓起勇气跟父母说,自己想退学,家里虽然担心,但也没有硬拦着。   从那以后,朴树几乎不怎么出门,在家一待就是五年,白天写歌,晚上弹琴,生活全靠父母工资,他的房间成了小型工作室,桌上堆着写满歌词的本子,抽屉里塞着录了又删的磁带,父母偶尔会叹气,但还是默默支持他。   时间一晃到了1998年,母亲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要不你出去刷盘子吧,不能老在家靠爸妈,”那天晚上,朴树把攒了很久的旋律拿出来,连夜写下了《白桦林》和《那些花儿》,第二天,他带着这两首歌去找高晓松,在麦田音乐公司门口等了几个小时,终于等到高晓松下班,他把demo递过去,高晓松只听了开头就觉得眼前一亮,当场签下了他。   签约后,朴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还是不放心,觉得这行不稳当,他没有争辩,只是继续埋头创作,1999年,他的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发行,封面没有任何包装,歌全是自己写的,没想到,这张专辑一下卖了30万张,《白桦林》成了当年电台的热门歌曲,朴树也成了乐坛里一股清流。   红了以后,朴树并没有像其他歌手那样频繁曝光,他对热闹的舞台没兴趣,演出只选小场地,有时候台下喊他名字,他还会紧张到忘词,他拒绝假唱,坚持要现场弹唱,有时甚至会因为不满意把整张专辑推翻重录,公司劝他多做宣传,他总是摇头。   2003年,他把名字改成了朴树,发布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这张专辑风格更鲜明,歌词里多了人生感悟,那几年,他和演员吴晓敏结婚,婚礼很简单,俩人只请了亲戚朋友,没有大张旗鼓,他的生活越来越低调,鲜少出现在镁光灯下。   不少圈内朋友劝他多挣钱,张亚东每年都催他出专辑,建议他趁热打铁,朴树却说:“钱够花就行,没必要太多,”他不接代言,不参加综艺,开演唱会票价也不高,他觉得,听歌不用花冤枉钱,对他来说,音乐最重要的是自由和真诚。   2014年,韩寒找他为电影《后会无期》写主题曲,朴树在工作室铺了睡袋,熬了两个月,写出了《平凡之路》,这首歌一出来就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人说,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朴树再次成为焦点,可他依然低调,宣传活动能不去就不去,录音时如果不满意,他会一直改到凌晨。   成名之后,他的生活没怎么变,偶尔演出,更多时间在家创作,2017年,他又发了一张新专辑《猎户星座》,还是自己写词曲,宣传很少,只在音乐圈里悄悄流传,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不随大流,也不急于求成。   2025年,大庆演唱会上,他因失眠发烧状态不好,唱完还专门向观众鞠躬道歉,10月的太湖湾音乐节,他唱完《Forever Young》,哽咽着对台下说:“明年不演出了,在家更自在,”歌迷大喊支持他,他没辜负自己当年“写两首歌包赚不赔”的承诺,虽然没赚来名利场的喧闹,却赢得了能安心创作的生活。   信息来源:《歌手朴树数次哽咽,宣布将停演》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