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为了保护吴石的孩子们不被杀掉,甚至不惜冒着被蒋介石猜忌的风险,让吴石的孩子们以他的化名“陈明德”报考学校。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化名,吴石的孩子们才能顺利毕业,才能继续深造,才能立足社会,才能成家立业。 很多人只知道陈诚是国民党的“小委员长”,在台湾掌过军政大权,却少有人提他这桩“冒死护孤”的往事。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晨光里两个青年军官曾并肩走过青石台阶。吴石以“十二能人”著称,陈诚则从浙西山村里走出。这段同窗情谊在二十年后成为拯救生命的纽带。 马场町刑场的枪声震落六月晨露。吴石将军吟诵着“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大悲”从容就义。他的派克钢笔还留在办公桌上,笔杆里的情报早已化作灰烬。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特务严密监控着“共谍”家属。王碧奎在狱中度过七个月艰难时光,十六岁的吴学成带着幼弟艰难度日。陈诚的化名“陈明德”成为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护身符。 陈诚书房里的台灯总亮到深夜。这位蒋介石曾言“不可一日无辞修”的心腹,在政治立场与人情义理间寻找平衡。他记得吴石当年在福州赈灾时捐出的两千银元。 “陈明德”的化名守护着吴家子女走过求学岁月。吴健成最终考入台湾大学,后赴美留学深造。王碧奎被接到美国安享晚年时,总望着太平洋方向出神。 周恩来曾评价陈诚是“爱国的人”。这份爱国情怀超越政党界限,在黑暗岁月里闪耀人性光辉。陈诚在日记中流露对时局的忧虑,与蒋介石产生分歧。 吴石夫妇的骨灰最终合葬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他们的墓碑面向东南,遥望宝岛台湾。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周恩来亲自签发的烈士证书闪耀金光。 隐蔽战线的英雄们如同夜空繁星,沉默注视着挚爱的土地。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花岗岩墙壁刻着八百四十六个名字,大片空白留给那些永远隐姓埋名的英魂。 陈诚1965年病逝台北。他的遗嘱未提“反攻大陆”,只留下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眷恋。历史长河奔涌向前,那些人性闪光瞬间永远定格在时光画卷上。陈石 蒋诚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陈诚为了保护吴石的孩子们不被杀掉,甚至不惜冒着被蒋介石猜忌的风险,让吴石的孩子们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1 15:55:14
0
阅读:0